双城对决,共鉴创新锋芒!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复赛高能开场
发布时间:2025-04-14 10:07 文章来源: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大赛组

  4月12日,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复赛在福州和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84支企业队伍和62支高校队伍各展风采,参赛作品涵盖政务、能源、金融、制造、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和重点领域,展现着数字浪潮下“人工智能+”的广阔应用前景。经过激烈比拼,最终共有21支企业队伍和20支高校队伍晋级总决赛,40个作品获得“数智领航奖”。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阶段,人工智能已成为重塑产业格局的核心力量。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紧扣时代脉搏,聚焦 AI 技术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围绕大模型、行业创新等前沿方向广泛征集作品,吸引超过1100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人数超4000人。经赛道专家评审组初审,146个参赛作品入围复赛。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复赛专家评委和选手合影 (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赛道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教授表示,本届大赛以 “自主创新” 为核心,构建起算力供给、赛题牵引、成果转化的全链条生态体系。各团队带来了众多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展现出强大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活力。他对进入复赛的团队提出三点希望:一要勇闯“无人区”,在模型轻量化、多模态交互等关键领域敢为人先;二要深扎 “实践地”,将技术创新与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深度融合;三要共筑“生态圈”,通过协同创新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 AI 产业集群。

  城市安全人工智能大模型、AI+医疗场景创新应用、矿用机器人智能巡检方案……在福州举行的人工智能赛道企业自主创新赛题复赛,分为行业大模型与算法组、行业创新应用组、行业解决方案组,参赛队伍基于国产化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以不同层次的创新作为切入点,通过精彩纷呈的参赛作品,展现了AI的碎片化、复杂性、多元化需求,打造适配千行百业的智能化产品。15位来自全国的高校学者、智库专家等组成的评审团,从方案创新、技术优势、商业价值、方案完整、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现场提问和专业点评。

人工智能赛道企业自主创新赛题复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我们是第二次参加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感觉今年参赛队伍更多,赛题更丰富,技术也更加专业和精细化,对作品的落地场景要求更加严格,注重实效”,参赛选手、宜兴市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的周源表示,“比赛中评委老师的专业点评和建议,让我们受益匪浅,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研发产品的信心”。

人工智能赛道企业自主创新赛题复赛 选手现场介绍(主办方供图)

  “从这次大赛的入围作品看,作品质量优、涉及行业多、应用前景广,涵盖石化、医疗、建筑、交通等多个领域,大赛给产学研各界搭建了相互交流、学习合作的重要平台,对提升企业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大赛评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智能研究所副所长盛凯说。

人工智能赛道企业自主创新赛题复赛 选手现场答辩(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赛道企业自主创新赛题复赛 专家现场提问(主办方供图)

人工智能赛道高校自主创新赛题复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从“AI肌肤卫士”、“林语堂数字纪念馆”到“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电力巡检”、“校企联动育人管理平台”……在北京举行的人工智能赛道高校自主创新赛题复赛,汇聚了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几十所知名高校的大学生参赛队伍,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展现了青年学生们基于国产化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面向智慧教育、医疗健康、工业制造、文化旅游等场景的AI作品方案,绽放着人工智能领域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

人工智能赛道高校自主创新赛题复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我的参赛方向是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与模型部署,通过比赛,不仅克服挑战提出了解决方案,更学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知识,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收获很大”,参赛选手、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杨一卓表示。

  “通过比赛,我们对“AI+医疗”场景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团队实现了跨领域协作,也得到了一些与医疗行业企业的合作机会,这对我们项目很大帮助”,参赛选手、北京建筑大学大二学生侯睿枭说。

  此次大赛还组建了投资评审团,为优秀项目提供专业点评和建议,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商业化落地。

  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投资经理孟庆峰表示,“这次比赛许多参赛团队由本科生领导和负责,展示的成果却已经非常成熟和贴近产业,大部分项目由学生具体落地、教授提供技术指导和学术指引,做到了产学研一体,学以致用、学以兴业。同时,很多参赛项目紧扣国产化和自主化的主题,重视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非常值得支持和鼓励。”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组委会主办,福州市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协会支持,以“AI赋能 自主领航”为主题,聚焦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致力于推动国产AI技术的多元化应用与行业实践。大赛突出“自主创新算力+自主创新赛题”,为选手提供了自主算力、学习资源等全方位支持,激发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促进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根据赛程安排,总决赛将于4月下旬举行。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