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城春意之中,济南市首批42名“数智员工”日前正式上岗,这标志着济南首个市级广域覆盖的政务服务智能体矩阵投入运行。这42名“数智员工”服务于不同政务场景,助力济南市数字政务长出“智能翅膀”。
在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的办公区域中,有些工位显得格外与众不同。这些工位上空无一人,但办公电脑屏幕上却呈现着繁忙的业务处理进程。这位“隐形工作者”,正是该中心最新引入的“数智员工”。它能够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工作,不知疲倦且高效地完成指派给它的各项任务。
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权益记录处副处长杨华介绍,企业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业务,它的特点是业务量比较大,而且可操作性比较强,重复性高。所以,中心结合企业养老保险业务的特点,专门开发了转移业务的机器人。机器人上线以后,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业务操作失误率。在全国来说,首批实现了企业养老保险转移业务的全流程智能化办理,有效人工可替代率达到了80%。
在办理相关社保业务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图片处理,“数智员工”同样可以胜任这类工作。
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社会保障卡服务处四级调研员郑丽丽说:“之前,我们都需要人工审核这些材料,包括照片和身份证。现在有了'数智员工',通过'数智员工'的OCR(光学字符识别)图片识别技术,来判断照片是不是合规、身份证是不是有效,这样很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济南市社会保险事业中心信息系统处副处长孙梦表示,目前,济南社保“数智员工”已探索推进了62个应用场景,应用场景总数位居全国前列,贯穿了社保经办、数据审核和风险防控等多个环节。目前,已经在市本级和各区县推广使用,上线以来经办的各类业务数达到30.2万笔,“数智员工”的审核率达到90%,节省了业务经办时间6600余小时。
走进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化服务大厅,这里的“数智员工”同样忙碌。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它都会一一给出解答。
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数字化建设推进处处长张卫介绍,依托超万条结构化知识库及政策法规数据,实现7×24小时在线应答,精准解析市场主体咨询意图,自动匹配政策依据并生成操作指引,覆盖90%以上高频问题,响应效率提升了60%以上。
济南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设有AI编标助手、AI筛查卫士等。在它们的助力下,采购文件编制效率提升80%以上,废标率下降50%以上,信息发布效率提升40%以上,质疑几率下降30%以上。
张卫表示,下一步,济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全面贯彻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智慧化管理,打造全国一流数智交易新生态,为“数字济南”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未来,济南将通过两轮次推进计划,在全市范围点亮200个人工智能特色场景,采用“揭榜挂帅”机制,面向高新智能企业悬榜招贤,在政务办公、政务服务、政府监管、城市治理、行政执法、民生保障等主战场开启集群攻关,构建“政府搭台论证、企业揭榜攻坚、场景反哺迭代”的创新闭环,全面释放AI技术与政务流程的乘数效应。这座千年古城将继续以先行者姿态,在智能政务服务新赛道上加速领跑,锚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人工智能“济南高地”。
济南市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越表示,目前,济南市的算力资源是处于全国第一梯队。在数据方面,济南不断提升数据的“汇治用”,提升数据质量,保证有足够的数据用于人工智能的计算。在大模型方面,济南在全省比较早的上线了DeepSeek技术大模型,后续还有其他通用技术大模型入驻政务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