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返回
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数字乡村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发布时间:2024-08-06 09:53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8月4日,在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年会暨中国农村发展高层论坛(2024)“乡村数字化转型与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分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同发布《数字乡村发展研究报告——逻辑架构、突破重点与可持续模式探索》(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从数字乡村的基础架构和底层逻辑切入,深刻探讨了数字乡村发展的保障条件、首要任务和价值取向。《报告》特别提出,数字乡村是一项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近年来,我国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广覆盖、高质量、可负担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农业农村数字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表示,数字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变革,需从全局思考、统筹部署。一方面,应充分考虑数字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之间的区别,警惕盲目追求“先进性”“未来感”而导致的性能不适。另一方面,需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部署与农村生活、农业生产的创新融合,探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建设方案。

华为中国战略与Marketing部品牌部部长周建国表示,我国始终致力于为全民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报告》提及的“AirPON+F5G解决方案”正是华为面向我国部分农村与偏远地区的差异化网络需求开展的轻量化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未来,华为将继续推进与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提供优质的网络解决方案,支撑农村地区开拓更广泛的数字化应用场景。

云南智多莓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程飚表示,我国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从农村生活场景延伸至生产经营场景,让发展因地制宜的智慧农业成为可能。“《报告》中‘智慧柚子种植系统’案例,就是我们基于云南红河区域垂直气候迥异情况进行‘硬件+软件’协同部署的探索。我们以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技术等为支撑,完成柚子种植生产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帮助当地更好适应环境变化。”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工程师安艺波表示:“《报告》编制过程中,研究团队认为,由于发展基础、人口特征、需求结构等差异,数字乡村必然不是智慧城市在农村地区的简单复制。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区域的部署,更需要注重与乡村资源禀赋的适配性,权衡应用成本和价值收益;通过高综合效能的解决方案,全面支撑农村产业发展,提升农村居民和生产者的获得感。”

面向新阶段,如何更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区域的建设和服务水平,《报告》认为,应关注数字乡村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打通多样化的城乡共建渠道,广泛吸纳多元主体参与,推动构建良性发展生态。(记者 杨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