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31
多家企业“跑马圈地” 布局智慧城市
不远的将来,不断升级的智慧城市建设将让城市真正拥有“会思考的大脑”和“能协同的神经网络”。
-
2025-03-31
AI驱动高阶智驾发展提速
今年是高阶智驾的量产元年,高速NOA、城市NOA等高阶智驾,正向10万—20万元的主流汽车价格区间加速普及,智驾能力将成为车企参与未来市场竞争的入场券。
-
2025-03-31
人工智能引擎激活“焕新”浪潮
从展馆内各具特色的机器人,到各个会场中关于人工智能赋能企业数智化、行业大模型应用与发展等话题的讨论,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人工智能”的热度居高不下。
-
2025-03-31
AI赋能降低创作门槛,多方协同应对“AI+视听”新风险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巩固。
-
2025-03-31
AI能否“爆改”农业?
“AI+农业”,近年来有不少尝试。随着AI大模型技术不断升级,农业各领域、各环节又将迎来哪些机遇?这些尝试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采访。
-
2025-03-31
具身智能机器人稳步走来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具身智能”不但成为热词,而且从屏幕“照进现实”。
-
2025-03-31
我国推出首个通用人工智能大型社会模拟器
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我国首个通用人工智能大型社会模拟器发布,这意味着交通等相关领域的管理与决策有了预演模型。
-
2025-03-31
中国智算如何实现“DeepSeek式突围”
晶上生成式变结构计算可为我国打破算力芯片“制程工艺茧房”开辟新路径,走出一条用“三流材料、二流工艺”达成“一流能力”的系统工程级创新路线。
-
2025-03-28
中国量子计算企业将参与西班牙算力中心建设
近年来,中国不断向全球共享量子技术发展成果,本源量子自主研制的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已为全球139个国家用户提供稳定量子算力服务。
-
2025-03-28
数字消费“热力”升腾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深入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大力培育品质电商。
-
2025-03-28
二〇二四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
此次入选进展充分体现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
-
2025-03-28
智能无人系统打造“未来之城”
智能无人系统是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之一。得益于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扎实的产业链基础,一座以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为特色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
2025-03-28
国家超算互联网日均访问量破300万
截至今年2月,超算互联网已连接14个省市20多家超算和智算中心,并上架超240款国内外开源大模型以及超6500款算力服务商品,活跃用户日均作业量超50万。
-
2025-03-28
三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加速轻工业数字化转型
《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实施数字化改造,形成“智改数转网联”数字生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
2025-03-27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
中国研究团队伦敦时间26日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报告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成功案例。
-
2025-03-27
人工智能时代人才如何培养
开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澎湃。人们惊叹于人工智能广博性与高效性的同时,也担忧人工智能会对劳动力市场造成冲击。
-
2025-03-27
AI热潮中,哪类人才最紧缺?
2025年春招中,人工智能领域招聘需求大幅增长,算法、机器学习等方面的人才成为企业高薪争抢的“香饽饽”,人工智能讲师岗位招聘量也在激增。
-
2025-03-27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网民使用率为98.4%,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巩固。
-
2025-03-27
迄今最大宇宙三维“地图”发布
由全球70多个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合作组向全球发布了迄今最大的宇宙三维“地图”。该“地图”包含近1870万个星系、类星体和恒星信息。
-
2025-03-27
我国首套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发布
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协联合科技部推进,旨在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
2025-03-27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向智能化跃升
通过科技赋能,监测将以更加明亮的“眼睛”、更加灵敏的“耳朵”、更加智慧的“大脑”,更好地为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站岗放哨”。
-
2025-03-26
国务院国资委: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
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更加突出应用领航,更加突出数据赋能,更加突出智算筑基,深化与各方协同合作,为加快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2025-03-26
新品密集发布 人形机器人加速产业“进化”
近段时间,多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和创新中心纷纷公布新产品、新服务和新进展,并持续攻关关键技术,深耕市场创新场景应用,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
-
2025-03-26
中消协提示:谨防“免密支付”盗刷漏洞
中国消费者协会25日发布消费提示,近期陆续接到消费者投诉,因“免密支付”功能导致账户资金被盗刷,提醒消费者谨慎使用“免密支付”功能,避免因账户权限过度开放而引发资金损失。
-
2025-03-26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启动建设
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25日在广州启动建设,将绘制人类生命过程中的细胞动态演化图谱,构建数字细胞人工智能大模型,催生生物医药研究新范式。
-
2025-03-26
新型光电子芯片能效和带宽创纪录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深度融合光子技术与先进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子技术,携手研制出一款新型三维光电子芯片。
-
2025-03-26
国家文物局:遥感监测全面覆盖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国家文物局持续开展主动性执法遥感监测,2024年首次实现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监测全覆盖。
-
2025-03-26
三大运营商:拥抱人工智能 加码算力投资
在业绩说明会上,三大运营商相关负责人均表示,将进一步拥抱人工智能,加码算力投资。展望2025年,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将进一步提升算力投资额度。
-
2025-03-25
筑牢技术应用安全防线 守护公众“刷脸”尊严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联合公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
2025-03-25
国产家电成“顶流” AI傍身站“C位”
国产家电品牌纷纷推出AI家电新品,从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单品,到全屋智能家居生态平台,用户对未来家电的想象已然照进现实。
-
2025-03-25
“可爱经济”崛起,AI加料赋能
从2022北京冬奥会期间“一墩难求”的“冰墩墩”,到玩具品牌Jellycat充满趣味的过家家式创新营销,再到大树“穿毛衣”、近些年大火的各种盲盒、周边……“可爱”正变着花样儿冲进大众视线。
-
2025-03-25
国家数据局: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
国家数据局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持续增加数据供给,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千行百业,打造包容开放的创新环境。
-
2025-03-25
科创债年内发行逾千亿元 同比增28.78%
自2022年5月份正式推出至今,科创债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1.1万亿元。在此期间,科创债发行规模占公司债总发行规模的比。
-
2025-03-25
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问世
韩国首尔大学工学院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液体的下一代软体机器人。这项创新技术模仿了生物活细胞的特性,如转化、分离、融合以及捕获异物的能力。
-
2025-03-25
增长5.7%!科学技术支出11505亿元
24日,财政部公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显示,教育支出42076亿元,增长2%;科学技术支出11505亿元,增长5.7%。
-
2025-03-24
三问具身智能
随着蛇年春晚上身着花袄、手持花绢扭秧歌的人形机器人“福兮”火出圈,具身智能的概念进入大众视野。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也格外受到关注。
-
2025-03-24
原始创新“沿途下蛋” 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步伐加速
前沿科技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原始创新如何走向产业化?近日,北京、安徽等地积极探索前沿重大科技项目提升成果转化效能之路,加快大科学装置成果产业化。
-
2025-03-24
人形机器人加速“拟人化” 商用前景可期
“更像人的机器人”来了。最近一段时间,会骑自行车、做早餐、演绎功夫的人形机器人不断涌现,引发更多关注。
-
2025-03-24
量子通信实现新突破 多家龙头企业抢占新赛道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我国科学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上万公里星地量子通信,为实用化卫星量子通信组网铺平了道路。
-
2025-03-24
开放 开源 全球化 国产算力展现三大演进趋势
我国计算产业正在自主创新中快速发展,呈现出开放、开源、全球化三大趋势。
-
2025-03-24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从传统制造业到现代服务业,从能源领域到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
2025-03-24
AI相助,政务服务跑出“智能加速度”
多地开始探索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升级政务服务系统,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看看AI相助能给政务服务带来哪些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