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返回
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不是就业的敌人
发布时间:2024-07-18 11:24 文章来源:人民邮电报

“天呐,车来了但驾驶位上没有人!”“快看,车的方向盘在自己动!这也太超前了!”近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无人驾驶汽车萝卜快跑的相关视频不断破圈,自动驾驶技术备受瞩目。

近年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成熟,萝卜快跑、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厂商,以及滴滴、如祺出行等网约车平台也正在加快布局,部分企业在全国多个地区均开启了商业化运营。

然而,在惊喜与赞叹之余,这股科技浪潮也激起了网友的复杂情绪。

有人担忧道:“原本灵活就业还可以跑网约车、送外卖,现在又少一条路了。”还有人满怀憧憬地发问:“能不能买一辆无人驾驶车呢?让它在我上下班时接送,空闲时则设置为接单模式,帮我赚点外快。”更有网友直言:“所有人都在欢迎与自己行业无关的AI技术发展,但又极力阻止自己的行业被AI取代。”

日前,一份由武汉市建设客运公司发布的抗议公告《巡游出租车已到死亡边缘》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公告向有关部门提议“严格控制网约车总量”“公平竞争,严禁低价及一口价行为”,将“无人驾驶车‘萝卜快跑’控制在一个区间”等。

首先,我们必须正视自动驾驶出租车对现有就业结构的影响。不可否认,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应用,加上平台的各种优惠、补贴,无人驾驶出租车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进入市场,传统出租车、网约车司机等职业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岗位在自动驾驶技术的冲击下,可能会经历大规模的转型甚至缩减。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就是就业的终结者。

从历史经验看,技术创新从来就不是就业的敌人。纵观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最终都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岗位。全国政协常委张连起认为,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自动驾驶是全新业态,其应用场景还有诸多想象空间,未来会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产业机会,比如传感器制造、算法研发、系统集成等,这些产业链势必催生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不久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公示,拟增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等19个新职业,同时增加移动操作系统应用设计员等29个新工种。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动驾驶技术带来的短期就业压力和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政府和企业应主动采取措施,加大职业培训和教育的力度,助力受影响的劳动者学习前沿科技、掌握新技能、适应新岗位。此外,还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援助机制,为失业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再就业援助,确保他们在转型期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关怀。

无论是担忧还是希冀,完全将目光聚焦在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租载客场景并非明智之举,还有许多新场景、新业态值得讨论。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表示:“目前自动驾驶领域商业化走在最前面的是低速无人装备,在物流配送行业的应用相对成熟。”

当下,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自动驾驶不仅是人工智能赋能汽车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更是展现国家技术实力、创新能力和产业配套水平的新名片。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进程正加速前行,尽管当前仍面临诸多挑战与争议,但毫无疑问,它将重塑我们的出行与生活方式。在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解决眼前的问题,还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以前瞻的视野规划未来。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其潜力,在推动产业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出行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加速

在不久前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发放了首批完全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即“完全无人载人车牌照”,这被视为上海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关键一步。首批获得许可的企业包括小马智行科技、百度智行科技和赛可智能科技。

目前,全国共建设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7个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开放测试道路32000多公里,发放测试牌照超过7700张,测试里程超过1.2亿公里,各地智能化路侧单元(RSU)部署超过8700套,多地开展云控基础平台建设。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正式对外公布,我国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沈阳等20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这一举措将推动各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搭建形成完备的系统架构以支撑自动驾驶技术和网联功能的规模化应用。

此前,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支持自动驾驶汽车用于城市公共电汽车客运、出租汽车客运(网约车)、汽车租赁等城市出行服务等场景。此外,无锡、苏州、杭州等城市也从产业促进角度积极推进地方立法工作,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与产业扶持等内容。(记者 吴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