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
张宇贤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这个论坛,与大家就新质生产力谈一些体会和认识,并就体育产业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一、新质生产力是学理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公开提出了新质生产力,此后又在多个重要场合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引起了政界、学术界、舆论界的深入学习和广泛讨论,也为各地区、各部门谋划经济思路,推动经济工作指引了方向。到底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讲,新质生产力是对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姿态。它由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约束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是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我个人认为也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从投入端,体现在劳动者的素质更高。
第二,从路径端看,体现为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还有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
第三,从产业端来看,主要体现为进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第四,从产出端看,我们发展新质生产力最终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变化,这里面既包括传统产业要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壮大新优势,未来产业要孕育新企业。
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我自己通过系统地学习和思考,总结为“三不”“四法”。
所谓“三不”,一是不能喜新厌旧,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切从“新”开始,唯“新”主义,忽视甚至放弃传统产业,传统制造业。二是不能一哄而上,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避免在政策的刺激下一哄而上,但是在长期市场的作用下又一哄而散。三是不能千篇一律,各地区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科技条件、人才基础来谋划发展新质生产力。
所谓“四法”,是要做好加减乘除“四法”。一是要先立后破做“加法”。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简单地抛弃过去的传统产业或者传统生产力,而是要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未来产业积极培育布局,一定要先立后破。二是要边立边破做“减法”。先立后破不是不破,也不是慢破,也是要在推动烂尾项目、僵尸企业、无效产能的出清,要让更多的新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汇聚。三是要科技赋能做“乘法”。我们既要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做好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攻关,实现从0到1的突破,也要下大力气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成果从0到100甚至到无穷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第四,破除障碍做“除法”。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体制改革,破除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三、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座各位都是体育行业的专家领导,所以对体育行业的了解比我还多,我简单根据自己的理解分享一点看法。
首先,体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定位是什么?路径是什么?我认为,体育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定位就是体育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和重要场景。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产业发展有规模。近几年来我们体育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持续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后劲足的体育企业迅速崛起。
第二是体育消费有潜力。我们的居民体育消费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一些体育消费的试点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我们的数字体育消费也在快速地发展。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体育消费也孕育着巨大的潜力。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跨入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但是人均体育消费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是比较低的,特别是更低于一些发达国家。所以在这些方面,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消费阶段的升级,我们体育产业的市场消费潜力还大有潜力的。
第三是业态丰富有场景。数字体育服务业在蓬勃发展,数字体育制造业新品迭出,同时体育制造与体育服务业也逐步融合,体育业态非常丰富。
其次,体育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方向和路径是什么?体育产业具有行业门类多、产业链条长、行业差异大、地域覆盖广、融合程度高等特点。因此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里面主要是三大领域: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和体育设施业。在体育行业里面,要强调的是技术的创新、转化和应用。而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主要的着力点是通过技术创新转化和应用,推动我们的体育制造业、体育服务业和体育设施业有更多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体验出现。在生产要素创新配置里面,要深化体育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要释放体育资源的市场价值,同时在产业组织方面,要强化政策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同时要增强体育行业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业态的融合发展,既包括“体育+”,也包括“+体育”。同时要提升体育行业的各种要素质量,优化各种要素的组合。围绕产业的深度转型,我觉得主要是以下这些方面:首先是数字化的转型,第二是绿色化的转型,第三是品质化的转型,第四是服务化的转型。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嘉宾发言速记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