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返回
聂筠炅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教育分论坛上的发言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服务事业群教育行业事业部总裁,中电信翼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发布时间:2025-02-11 10:05 文章来源:峰会组委会秘书处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国家数字教育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政企服务事业群教育行业事业部总裁,中电信翼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

聂筠炅

  各位领导、专家,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能够相聚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教育专场,聚焦数据要素,共同促进数字教育变革创新。下面请允许我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国家数字教育》为题,分享中国电信在数字教育激活方面的思考,请大家批评指正。

  教育数字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数据要素则是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基石,它的核心是说明认知与学习是遵循一个获取数据、提炼信息、总结知识、通悟智慧的过程。在传统学习过程中,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是知识的原料,知识是智慧的基石。只有充分理解并应用知识,智慧才能够显现。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见证了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的演变。数据成了算法和机器学习的基石,为创新和洞察提供原材料。“数据原生”成为知识生产新的模式,AI不仅能从数据中提炼知识,还能从已经提炼的信息和知识中快速学习,传统的经验主义受到了挑战,知识的产生不再依赖于各种经验和假设,数据到知识的转化过程也更为高效。数据在知识创造和决策制定中处于一个核心要素。这种数据新生产要素也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大数据视觉AI、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为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模式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我们坚信,数据要素将会在数字变革、数字教育变革中发挥指数级效应。因此,秉承国家对央企“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的要求,我们构建了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框架,助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面简单把我们的工作展开。中国电信以高质量数据要素、教育自研大模型和教育数字平台为三大核心引擎,共同驱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最大化激活数字教育中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以数据要素为核心,既通过数字平台汇聚高质量教育数据,又通过数据要素作用形成数据飞轮,通过智能可定制化服务,反哺教育数字化平台能力升级。高质量数据要素又为大模型训练提供了安全可靠的训练数据集,助力中国电信基础模型和教育行业大模型研发。各类大模型能力和应用又为教育数字平台重构提供了强劲抓手,数字平台结合数据飞轮和大模型能力,有力支撑教育数据化变革和创新。

  基于“三擎共驱”行动纲领,打造了“一体两翼”核心数据要素价值云体系,“一体”是一个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架构,“两翼”是指高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技术标准与规范体系。在核心数据要素价值挖掘架构方面,我们积极布局数字信息基建,依托战略新兴产业,结合云网安全、AI和物联优势能力,同时结合多年来对教育行业的经验和洞察,通过建设四类核心能力平台,打造了中国电信通用教育数智底座,能够灵活有效地收集数据,并反哺数据价值应用,通过数据交换中心、数据资产中心和数据服务中心,形成了标准化的教育数据治理手段,进而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数据应用。中国电信目前已完成三期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中台建设工作,平台提供常态化数据采集、规范管理、检测预警、统计分析等功能,目前对接院校700多所,构建数据分析模型260项,累计汇聚数据70多亿条,持续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此外,我们持续推进数据要素的联动AI大模型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教育场景升级和重构。基于数字平台高质量数据资源,如作业考试、校园服务问答数据、音视频数据、汇聚智算服务平台和云骁一体化算力平台,面向教育行业自研发布了“星辰大模型”。“精准教学大模型”。聚焦新课标,学生语言素养提升,15秒完成一篇中英文作文评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中英文特级教师的写作辅导,助力大规模因材施教。“校园帮办模型”,致力于为每所院校打造大模型助手,通过大模型与校本知识库的结合,支持院校构建智能服务助手矩阵,通过“知识管理+智能问答”和数据分析一体化支撑方案,助力创新型院校建设。“心理健康模型”聚焦当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经过百万级多轮心理对话数据训练,形成人机多轮情感对话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大模型沉浸式语音交互实现情绪调节、自动解压,实现了数据闭环,通过数据要素助力校园心理健康建设。

  “星辰教育大模型”在核心价值观对齐、国产化、自主化可控等方面获得专家认可,目前全国100多所学校进行大规模落地部署,服务学生已超过10万人。以上是我们做的一些实践。作为央企,我们深知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助力国家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重任。下一个进程中,中国电信将牢牢把握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契机,协同政府,汇聚教育、人口、经济等多元数据,构建现代教育治理框架,面向国家宏观区域、中观学校、微观三个层次融入教育的决策、评估、监管与执行等多环节,最终实现人才多维化培养的目标,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以上内容根据嘉宾发言速记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