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算难”:“骁鸿”超导量子计算芯片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5-04 15:24 文章来源: 人民邮电报

  一份让记者懵圈的新闻通稿

  “你放弃挣扎吧。”电话那头的人说。

  童璐无奈地放下手机,摇了摇头。1个多小时后,一场联合新闻发布会即将召开,而新闻通稿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达成一致。童璐跟各方沟通了一天,最终还是没有说服最关键的人。

  4月25日14时,20多位媒体记者到达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中安创谷科技园的发布会现场。拿到新闻稿的记者也有点懵圈。事后,记者纷纷表示:“从业十几年没见过这么写通稿的。”“看到第三段我都懵了,看到最后又懵一次。”

  这是一枚超导量子计算芯片的发布会,也是一场三方联合的发布会。这天下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向国盾量子公司交付了一款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用于验证国盾量子自主研制的千比特测控系统。此款芯片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后续还计划通过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向全球开放。

  国产量子芯片取得技术进步,这是一个深受媒体欢迎的绝佳新闻素材。对此,相关三方面都表了态。国盾量子计算负责人王哲辉表示,“骁鸿”芯片将在国盾量子千比特测控系统上进行性能测试,新测控系统集成度较上一代产品提升10倍以上,同时大幅降低了成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中电信量子集团副总经理王振则表示,中电信量子集团将联合国盾量子,依托“骁鸿”芯片研发量子计算整机,接入“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开放给全球用户使用。

  这两个表态都具有一定的新闻含金量,也是记者见惯的表达逻辑。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发布会的主角——“骁鸿”芯片的研发者、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科学家的态度。新闻通稿的第三段引述该研究院研究员龚明的话:刷新中国量子比特数纪录的“骁鸿”,综合性能与团队此前创造量子纠缠数世界纪录的“祖冲之二号”芯片尚有差距,不具备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能力。

  “一般的新闻发布会都会强调新技术新产品的优势,不会自曝其短,说新品还不具备某某能力,这完全可以不说的啊!更何况放在稿子里这么醒目的位置。”一位媒体记者事后说,“很多企业为了制造噱头,还非要在新闻稿标题里写一个‘第一’‘最先进’这样的最高级表达,为此故意限定技术产品的比较范围,看到最后才知道他们只是一个小范围的第一。哪有像‘骁鸿’这样说自己比之前的产品尚有差距的?”

  然而,在新闻通稿的最后,还有一句更让记者大跌眼镜的话——“研发这枚芯片不算难”。

  一位大咖的“凡尔赛”

  这是一位大咖的原话。但是这句话,不但记者看着纳闷,发布会合作方的新闻宣传团队也觉得“特别扎眼”。组织新闻发布会的中电信量子的新闻宣传负责人希望删掉这句话。国盾量子的董秘童璐则理解各方的立场,她是记者出身,在新闻行业摸爬滚打过。“发布刷新纪录的新产品,不说研发过程的艰苦也就罢了,自己还主动说不算难,记者理解不了。”但是,她又知道,“这么说从做新闻的角度来看不合乎常规,但却是国盾的一贯风格。”她希望寻求一个折中的办法,“或许可以说得委婉点”。但是,跟各方面沟通了一天,童璐在发布会前1个小时跟大咖通了最后一个电话,对方仍然坚持放上这句话,并劝她“放弃挣扎”。

  这位大咖,就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科学应用系统总师、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教授、中电信量子集团及国盾量子首席科学家彭承志。

  他解释说,超导量子计算芯片可以复用较成熟的半导体芯片加工技术,在比特数量扩展上特别有优势,因此研发“不算难”。“最困难的是如何让量子比特的质量和数量同步提升,从而真正提升芯片的性能,更精密地调控大规模量子比特,这是国际主流科研团队都在攻坚的。”

  彭承志教授的这番话,侧面印证了当前量子计算领域以比特数量为目标展开角逐的现象带来的迷惑。

  量子比特数是衡量量子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一旦量子比特数达到50以上,就能在处理某些特定问题时展现超越现有最强经典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即“量子计算优越性”。目前全球仅有4台量子计算机实现了“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其中,中国的“祖冲之”和“九章”就占据两席,另外两席是美国谷歌的“悬铃木”和美加合作的“北极光”。

  有资料显示:2019年1月,美国谷歌公司研发出53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2020年12月,中国76比特光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2021年10月“九章二号”升级到113个;2021年5月,中国62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问世,2021年10月“祖冲之二号”升级到66个,加上耦合比特共176个。2022年6月,加拿大和美国合作研发的光量子计算机“北极光”可操控的光子为216个。

  然而,影响量子计算机性能的不仅仅是比特数量,其他因素还包括用于计算的量子操作中的错误率、系统中量子比特之间的关联性和串扰以及执行操作的编译器性能等。这也是拥有504比特的“骁鸿”尚比不上176比特的“祖冲之二号”的原因。

  “好比两个学生,一个每科都考了99分,另一个单科考了100分但是另外科目不够好,那么综合来看肯定是第一个学生更优秀。”彭承志团队的科学家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考察量子计算的性能,光看比特数量还不能说明问题,要看综合指标。”

  “一定要强调这一点吗?”记者问。

  “我们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客观地把真相传播出去。”这位量子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说,“量子计算是个漫长征程,要翻过很多高峰才能真正迈向实用,我们接下来要迈出的,才是更关键的一步。”

  “有没有媒体用我这句话做标题?”彭承志教授调皮地反问。

  “不算难”的一句“凡尔赛”背后,不仅是强大实力的底气,也是对浮夸和炒作的反击,更是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谦虚谨慎的本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的量子科学家已经立于世界前沿,他们遥望的是量子宇宙里更高更远的山峰。

  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超导量子计算团队正在研发超过1000比特、比特质量高的超导量子计算芯片,为实现容错量子计算进行攻坚。(记者 曾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