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经验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不仅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而且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比较优势,高质量推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智改数转”)。
充分释放“智改数转”的融合效应
“智改数转”是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着力点,推动企业从自动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过程。“智改数转”的融合效应主要体现为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发展产生的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
放大作用重在效率提升。“智改数转”对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关键在于数据生产、存储、交互、分析和应用带动技术、资金、人才、物资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可以大大降低生产企业内部的摩擦成本,极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协同。比如,通过对生产全过程、产品与设备全周期、全产业链的工业互联网应用,不仅强化了数据、技术、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的泛在连接与弹性供给,而且释放了数据生产力推动各类要素及时、高效跨部门、跨企业、跨链条、跨区域流动,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叠加作用推动模式变革。“智改数转”对制造业的叠加作用主要在于对生产、经营等业务价值实现逻辑的改变。当前,“智改数转”市场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一次性项目居多,很多企业认为投资大、见效慢,本质上都是仍停留在关注技术应用层面,必须进一步打通持续价值实现的逻辑并推动生产、商业、服务等模式创新。比如,“智改数转”可以有效推动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设备协同作业、柔性生产制造、现场辅助装配、机器视觉质检、设备故障诊断、厂区智能物流、无人智能巡检、生产现场监测等典型应用场景的生产模式创新。
倍增作用加速结构优化。“智改数转”除了赋能制造业已有部门的转型升级外,还可以通过促进分工细化与跨界融合发展加速一些新行业、新业态的诞生、发展、壮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倍增作用。比如,促进网络、存储和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支撑数字信息处理的终端设备、相关电子元器件、高度应用数字化技术的智能设备的制造及数字服务部门的发展;利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区块链、VR/AR、边缘计算、试验验证、仿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入融合实现智能制造等。
深刻理解“智改数转”的内在规律
“智改数转”并不是简单的新技术的应用,而是一个新命题,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一些认识上的不够深入甚至误区是“智改数转”一定程度上推动难、落地难、求效难的主要原因。
“智改数转”应该着眼业务、系统推进。“智改数转”表面上看是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传感器等智能、数字技术及设备在实体经济场景中的应用,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买几台设备、上几套软件这样的技术迭代,更是业务、流程、管理、模式等的升级,强调技术的实用性、适配性,追求系统运行效率的优化。“智改数转”对企业而言不只是信息化部门的项目而是各部门协同变革的职能。国内外很多先进企业的经验显示,千万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和精益制造基础上进行数字化转型,否则很容易产生巨大沉没成本,业务逻辑才是“智改数转”的内核。
“智改数转”应该审时度势、因地制宜。由于“智改数转”往往投资密度、强度都很大,很多市场主体认为应该在经济效益较好、前期准备充分、要素支撑充足的前提下开展“智改数转”。实际上,“智改数转”并非全部都需要大投资。若企业已具备较好的自动化、信息化基础,投资并不大。对于有些应用场景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比如,利用VR技术下的“人机一体化”实现产品物料的分拣配送。面临经济三重压力,企业可以做好技术、管理、制度的相关梳理工作,加快开展精益管理提升、业务流程重塑、价值模式创新,练好“智改数转”的内功。
“智改数转”应该分层分类、重点突破。总的来看,工程机械、汽车、电子设备等离散型产业链“智改数转”的覆盖范围、技术能力、效益水平等情况总体上要优于一些流程型产业链。由于产业属性、产业链环节、企业规模等不同,“智改数转”应该在尊重客观共同规律的同时体现行业和主体异质性,分层、分类、分步骤,由点及面进行突破。此外,中小企业不应该成为“智改数转”的禁区,它们并不能等同于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或低技术水平的企业,虽然很多中小企业“智改数转”的技术能力、投入水平等相对不足,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中小企业应该且能够高质量开展“智改数转”。
精准把握“智改数转”的突破路径
以高质量“智改数转”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必须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这就需要在认识、能力、政策、安全等方面着力,加快形成政企合力、产业链协同。
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一是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快打造一批投入产出效益好、周期短、能复制的标杆示范,征集推广优秀案例。出台相应政策,鼓励上下游企业“智改数转”协同带动,鼓励企业将真正有价值的经验教训分享出来。二是将企业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企业,利用“政策计算器”把政策主动精准匹配给企业。建立政企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响应企业现实需求。加强“智改数转”新问题新情况的预研预判,强化对基层部门的政策沟通、解释和指导。三是加强相关主体的培训。吸纳更多既懂理论又懂实际还有“智改数转”操盘经验的企业家进入导师队伍,提升培训质量。发挥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的作用,组织加强对各类企业的针对性培训。加强对基层的培训、指导,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考核机制。
进一步提升诊断能力。一是培育本地诊断服务商。细化诊断服务商类型,优化服务商的遴选标准。强化能力建设,由于诊断服务主要是供给驱动,要推动转变服务商的业务逻辑,加快培育一批特定行业或专业应用场景领域的本地服务商。二是制定诊断服务定价标准。按照“信息搜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应用”的诊断服务价值链,考虑数量、质量、应用和风险等维度,建立统一的诊断服务定价标准。三是加强诊断成果转化。征集优质诊断报告,制定诊断服务报告编写规范。组织诊断机构之间互评互学,强化企业、部门对诊断机构满意度反馈。
进一步优化分类施策。一方面强化政策的配套性。合理优化“智改数转”政策支持的企业范围和结构。制定数字化人才认定体系,加大对企业“智改数转”人才在技能等级评定、职称评审、培养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提升政策精准性。坚持问题导向,整合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资源力量,从企业共同的痛点问题或生产控制共性环节入手可能更容易实现突破。根据能力成熟度模型,对企业“智改数转”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并进行合理性、差异化激励。
进一步夯实改转安全。一方面培育壮大安全市场。支持安全领域的中小企业发展,培育本地安全龙头企业,加快构建安全产业生态。对全省企业进行安全等级评估和分级管理。鼓励生产企业向安全领域全面渗透,并适时开展收购、并购、投资等加速资源整合和安全产品创新。另一方面建立网络安全专家库为企业提供常态化支持。对企业进行常态化网络安全人才支持,定期派专家对企业进行诊断,最终目的是从找漏洞到找不到漏洞。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长江产经院特任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