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做强“城市大脑”,打造全省智慧城市示范城区
公共设施损坏、垃圾乱堆乱放,“城市大脑”能快速调度处置;群众、企业办事,政务服务7×24小时不打烊……现在,庐阳区的市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办事更便捷了。这是该区不断拓展智慧庐阳应用场景,做强做优“城市大脑”所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庐阳区注重顶层设计,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搭建智慧庐阳平台,做强“城市大脑”,打破部门信息资源的孤岛,加快数据资源深度整合,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服务能力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水平,努力打造全省智慧城市示范城区。
汇聚数据资源 “一网统管”加快推进
只要打开手机里智慧庐阳app,就可以实时查看辖区范围内“三河两湖”水质情况。这源于庐阳区在水质监测智慧化方面的探索,通过在辖区主要河湖安装感应装置,24小时实时监测COD、氨氮、总磷、总氮等重要水质指标,将相关数据实时上传智慧庐阳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对河湖水质进行预警。像这样的智慧化管理如今在庐阳区很普遍。
2019年起,庐阳区在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城市大脑”-智慧庐阳建设,通过将各业务部门系统分层整合、集中管理,统一组织架构,实现电脑端一键登录,手机端APP嵌入集成,打造全区统一的业务办公入口、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入口。
在智慧庐阳平台区级过渡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一张可智能缩放、清晰直观的庐阳区三维数字地图使城区各处瞬间变得触手可及。
海量的数据是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智慧庐阳平台聚焦政府运行、政务服务、城市管理、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全面整合全区23个应用系统、657类政务数据、86万条基础信息,形成动态更新数据库。
无数微观的数据,汇聚成一张屏。小到一个摄像头,大到商务楼宇,都可随时、随地查看信息,不断提升政府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
创新应用场景 城市大脑不断扩容
在淮河路步行街逛街时,只需要掏出手机,打开“线上淮河路”,就可以跟着定位走,找到想去的店铺。
近年来,庐阳区依托智慧庐阳建设,在城市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不断拓展智慧应用场景,带来城市管理方式的美好改变。
面对疫情大考,数字化治理“大显身手”。庐阳区开发了对企疫情巡查表单,定期下派巡查任务至各街道网格员进行现场检查,对场所是否进行测温、是否佩戴口罩、是否要求扫安康码三大项重点核实。同时,针对突发情况,如“山东奶枣事件”开发定制化表单,重点检查辖区各超市、便利店是否存在涉疫奶枣产品,有力支撑了疫情态势监测、研判。
数字化还为政务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从去年开始,庐阳区紧贴企业、群众的办事需求,“量身定制”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在这里,5台政务自助服务机“各司其职”,包含区市监局商事登记全业务自助一体机、个体登记智能自动审批系统查询机,公安庐阳分局户政中心身份证智能拍照申请一体机、自助领证机和区人社局自助服务一体机,提供社保查询、打印、异地转移以及测算退休工资、社保卡激活等服务。这是庐阳区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办”的又一有力举措。
“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提供了“随时办”服务,实现了政务服务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和“不见面审批”,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庐阳区政务服务管理局负责人说。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大数据和智能终端在经济活动、城市管理、街区运营、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实现高效有序管理。”庐阳区相关负责人说。
优化事件处理 让数字化治理形成闭环
近年来,庐阳区将互联网与基层治理进行深度融合,系统推进智慧庐阳建设,探索形成事件上报、调度处置、反馈评价、绩效考核的闭环管理,让数字化治理更加有效、高效。
3月26日,海棠街道荷塘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走访时发现蒙城路与固镇路交叉口花坛绿植破损严重,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立即通过手机里的智慧庐阳平台上报信息,吹响了“绿化恢复”的“哨声”。
在经过逐级上报后,区级智慧庐阳指挥中心将这一任务分派到了庐阳区城管局。接到指挥中心发来的指令后,区城管局立即响应,前来“报到”。安排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勘查,调运绿植,完成补种,并上报处置情况并由区、街指挥中心进行核实、打分。
“听哨指挥、闻声而动,现在已经成为我区各部门的工作日常。”庐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在系统中增加内部流转功能,实现区直部门处理过程的全方位留痕。同时,智慧庐阳还提供街道、区指挥中心、部门之间的打分功能,实现对区直部门的吹哨绩效考核,形成“乡街吹哨,部门报到”的闭环。随着“吹哨”流程的优化,事件流转更顺畅。
未来,庐阳区将持续推进城市治理和政府运行的信息化建设,优化升级“城市大脑”,不断提升城区治理现代化水平,让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更多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