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太湖湾科创带 创新驱动新格局——无锡打造苏南模式“升级版”主题报道(上)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20-12-16 11:20

| | |

  苏湖熟,天下足。太湖流域自古以来便是物产丰饶之地。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模式发轫于此,太湖成了经济腾飞、产业兴旺的热土。

  时移世易,物换星移。如今,苏、锡、常等太湖湾沿岸城市仍是当下经济最活跃区域之一,但在加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今天,怎样实现发展新格局?如何担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怎样打造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科技创新!面对一道道必答题,地处长三角几何中心的无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年以来,无锡市将建设太湖湾科创带作为“头号工程”,突出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在此集聚,一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高地正在飞速崛起……

  瞄准关键技术打造科技新基建

  40年前,无锡人就在改革开放中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彼时,一个流行名词从无锡传遍全国:星期天工程师。企业要发展、经济要进步,一批批来自上海的科研人员利用周末时间,帮助企业完成了技术升级;

  40年后,当无锡迈入万亿GDP城市“俱乐部”,下一个万亿新动能自然而然地要向科技创新寻找答案。

  为什么是太湖湾?“多年来,太湖湾周边地区已经发展成支撑带动无锡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的科技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具备规划建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的扎实基础和美好前景。”无锡市科技局局长孙海东说。

  对于无锡乃至长三角来说,太湖湾可谓一条科技创新的“黄金岸线”。这里汇聚了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各类创新型企业不胜枚举。刚刚完成万米深潜的“奋进者号”,就来自太湖湾畔的中国船舶集团702所;打破日韩技术垄断,实现吨级供应光刻胶的博砚电子正摩拳擦掌,要一展身手……

  “无锡的科研院所创新创业氛围很强。”孙海东说,“我们把20余家科研院所的资源利用起来,瞄准关键技术,针对科研院所的特点,采用一所一策的办法,让院所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有效的承接,效果很明显。”

  不仅如此,太湖湾科创带以“科产城人融合”为建设导向,最终目标是在集成电路、物联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领域培育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诞生一批原创新兴产业,部分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进入全球前列,成为全省发展领先、长三角创新示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苏南模式“升级”关键在人

  无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引发供水危机事件,深刻警醒着人们:传统铺摊子、不环保的增长方式不可持续。苏南模式的升级版,正是要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向科技要力量,创造新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要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来无锡创新创业,就必须要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集聚人才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就是要有创新的主体——企业。”孙海东说。

  据了解,无锡市科技局构建了创新型企业分类培育机制,按照企业成长规律,分别按照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进行精准培育。入库企业不但能得到研发补助,还能够在融资上得到支持。

  永中软件就是一家入库培育的瞪羚企业。该公司成功研发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办公软件,已经进入到上市辅导阶段。“我们公司今年员工就增加了近一倍。”该公司总经理谈辉说。

  “今年无锡市共有15家公司上市,其中10家就是我们培育的三类企业。”孙海东说。不仅如此,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度,无锡市2784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税收298.6亿元,以不到全市1%的企业主体,创造了全市18.2%的税收收入。

  随着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的深入,无锡市正为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作出新贡献。

附件:

相关链接:

{{ el.title }}({{ el.time|date("yyyy-MM-dd")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