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下一代机器人 最大特点是人机共融

来源:科技日报 日期:2020-12-09 16:17

| | |

  “人机共融是智能机器人的重要特征,人机交互、人机交流、人机一体的新一代人机共融机器人将引领时代新潮流。”11月27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与人共融将给未来人机关系带来根本转变,即由“主仆”变为“伴侣”。

  2011年,美国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其中明确指出,下一代机器人将与人类紧密合作,为产业工人、健康服务者、士兵、手术医生以及宇航员等完成复杂任务提供新的能力。

  数据显示,2017年,人机共融机器人达到4211台,预计2020年会达到196277台,按照每台10万元计算,与人共融机器人产业规模将在2020年达到19.6亿元。

  谭建荣介绍说,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单机自主、多机协同、人机共融3个方面,“大数据智能技术带来的是场景识别智能,群体智能技术可以让不同机器人之间互联互通,而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将实现人机交互拟人化”。

  目前,人机共融机器人在汽车、医疗、传统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已经不稀奇,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骆敏舟介绍,在技术上,他们已经完成了煎蛋机器人、按摩机器人、咖啡机器人的研究。

  谭建荣认为,人机交互方式会随着物联网的更新升级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朝三个方面发展,即以用户为中心、个性化的生物识别和全方位的感知。

  但骆敏舟也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与人共融机器人新场景的应用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主要有环境、任务、安全和交互4个方面。”比如军事机器人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否完成使命,医疗机器人能否在手术中万无一失,机器人进入家庭如何保障人类的安全等。

  与挑战重重的服务型人机共融机器人相比,协作机器人是目前共融机器人中推广使用最多的一类。目前,用工成本的增加以及中小企业的自动化需求催生了协作机器人的诞生,我国中小企业有600多万家,提供了接近70%的制造能力,对机器人需求巨大,尤其是在电子、轻工、食品等领域迫切需要重量轻、协作能力强、拖拽示教机器人。

  骆敏舟介绍,协作机器人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可以有效降低用工成本,安全性也比较高,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目前,在去毛刺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方面已经发展较为成熟。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密切相关。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介绍,虽然国外先进国家占据机器人先发优势,但要看到的是,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与机器人的融合,加上政策引导和支持,中国机器人正迎来加速发展的机遇期。但要实现弯道超车,一些行业痛点亟待通过转型升级解决:“这几年坚持下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占比总维持在30%左右,但我们的企业几乎没有利润甚至是微利。这种局面必须要改变,我们需要提升产品的性能,让中国机器人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

附件:

相关链接:

{{ el.title }}({{ el.time|date("yyyy-MM-dd")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