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从三个关键词看工业互联网 抓住向“新智造”转型的“火车头”

来源:浙江日报 日期:2020-11-27 14:23

| | |

  犀牛工厂、熄灯工厂、无人工厂……一场来自工厂的革命,正在中国各个角落兴起。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进一步融合发展,工厂变得越来越“聪明”,工人干得越来越省力,这背后离不开它——工业互联网。

  工业互联网究竟会是什么模样,还有很多可探讨的空间。11月24日,“工业互联网的创新与突破”分论坛以“数字赋能新智造”为主题,探索在新发展格局下,基于工业互联网打通需求侧与供给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推动传统制造向“新智造”转变。

  工业互联网依然是一件复杂的事,但在交流碰撞中,我们对它有了新认知。

  关键词:高频创新 不翻身就要翻船

  在一个服装生产车间,运送物料的小机器人在地面划定的红线里,把物料准确送往流水线上的下一处。智能缝纫机早已设定好了制作工艺,只要鼠标一点,就可以按照程序开动起来。100件小单起订、7天交付,消费者10天左右就能把定制的衣服穿在身上……一个神秘的智能工厂,在这场论坛上被反复提及。

  “今年9月,阿里巴巴打造了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犀牛工厂,实现定制服装批量化生产。在需求端,为品牌商提供销售预测,让按需生产可规模化实施;在供给端,通过柔性制造系统,‘什么火就造什么’。”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说,这是一个高度云端制造的工厂,试图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犀牛工厂的出现,无疑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方向。

  新智造,这是很多传统企业最渴望的。“我们企业有一个共识,叫做‘不翻身就要翻船’,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果不能转型的话,一定会被淘汰。”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代晴华一语中的。

  三一重工对旗下30个产业园,1.2万台设备进行信息互联后,三分之一的设备直接被淘汰了。“设备少了,但效率高了。”代晴华说,工业互联网给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1月至10月,企业的利润同比增长了50%。

  这看似轻松,实则不易。安筱鹏说,不少企业将工业互联网视为转型的“火车头”,但数字化改造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源。“企业要想有更大改变,关键是高效创新,更需要高频创新。”他说,像犀牛工厂之所以能够应对海量、碎片的用户需求,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快速精准的供给体系。

  关键词:数字赋能  化繁为简提升效率

  从制造到“智”造,需要强而有劲的科技力量支撑。

  论坛现场,中国联通副总经理何飚分享了一个5G助力“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故事。“中国联通与中国商飞的合作,就是从车间工厂开始的。我们打造了全国第一个5G全连接工厂和5G工业互联网园区,开发了数十项5G工业应用场景,将复杂无比的系统工程化繁为简,车间生产效率提高了15%。”何飚说。

  5G只是一个引子。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论坛上被反复提及,“工业互联网+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已在制造业掀起新浪潮。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军旗见证了这一变化。他说,30年前富士康是传统的电脑代工商,10年前开始探索智能制造如何实现工厂自动化、网络化。“富士康相继建立了8座熄灯工厂,不仅解决了人力成本高和安全隐患多等问题,更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

  技术的不断革新,让工业互联网释放出来的能量越来越大。一直研究“边缘计算”技术的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启亮,如今有了更大胆的设想。

  “平台承载的数据是有限的,边缘计算+5G会推动端到端的计算能力,未来大部分数据都可能会在边缘层解决掉。”他预测。到今年为止,企业边缘计算连接的设备数量还不到15%,到2025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80%左右,更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以最传统的焊接工艺为例,原来的焊接有偏焊、漏焊等现象,如今通过更高端的算法训练焊接的机器人,积累了海量的焊接数据,合格率直接上升到99.2%。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产品的生命周期延长了3年到5年。

  一张未来工业互联网的蓝图,在嘉宾讨论中渐渐铺陈开来。“接下去的5年至10年,更重要的是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不同技术,快速封装,构建起一套新的基础设施,让企业完成从设备连接到数字赋能的转变。”安筱鹏说。

  关键词:产业协同  合作边界伸向上下游

  一家物流企业“闯”入了这场工业互联网论坛。

  “我跳槽到传化之前,负责华为巴西地区运营,卖同样的产品却总是出现亏损,主要因为当地的交付成本高,后来通过物流供应链的整合提升后,企业利润大幅增长。”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姚巍说,很多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后,遇到了一个尴尬的现象:转型之后没效果。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实现产业链联动,尤其是忽视了工业互联网最底层的组成部分——物流。

  他认为,工业互联网时代,制造企业的需求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有两个根本性需求是一直都没变的,一个是持续降本增效,另一个是持续扩大市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光靠企业自身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外部资源和力量。”姚巍说。

  由此可见,工业互联网并不简单,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从出席这场专业论坛的嘉宾身份,也能看出一点苗头——他们并非全部来自制造业或技术提供商,还有很多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

  工业互联网为何需要这么多“小伙伴”?阿里云智能总裁、阿里巴巴达摩院院长张建锋说,工业互联网不单单是接入某项技术,而是在生产、营销、管理环节的全方位转型。任何一个行业、一个机构,仅仅购买先进技术并不能实现数字化转型,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多维度、全周期、全链路的通盘考虑和业务融合。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的合作边界从原来的工厂向上下游端延伸,这是一种趋势。”张建锋认为,工业互联网应该是多方参与、共生共赢的平台生态。以浙江工业互联网平台SupET为例,平台上有超过500家数字服务商,服务了超过3.6万家制造企业,接入工业设备超过160万台,形成行业共同创新的模式。

  跨企业、跨行业、跨领域的互联互通,还需要有担当的平台型企业主动作为。今年9月,华为HMS生态全球注册开发者数已达180万,比去年增长了近一倍,成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华为拥有大量的基础性技术,如加速度、电磁、温度、气压等传感器,这些技术如今都是开放的,企业可以把华为的智能终端变为自己的终端,这能节省很多成本。”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说。

附件:

相关链接:

{{ el.title }}({{ el.time|date("yyyy-MM-dd") }})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