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主办省,福建省以数字化助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力促进城市的智慧建设。今天的福建,地铁刷脸通行、审批登记智能“秒批”、预约挂号居家看病……数字化应用场景遍地开花,群众生活、办事比以往更加快捷方便。福建正以数字建设为画笔,勾勒出一幅蓬勃向上的美好画卷。
数字赋能,强化治理能力现代化
▲厦门自贸片区大数据服务中心
走进厦门自贸片区大数据服务中心,大屏幕上的数字分外醒目:截至2019年12月,进口通关时间相比2017年压缩了68.1%,出口通关时间同比压缩了84.3%。
从最初报关跑多部门、多窗口,到如今只需线上申请、让数据“跑路”,数字化赋能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迭代,企业通关愈发便利。
“过去到窗口办事,来回路程加上办理时间要花上几个小时,现在点点鼠标就能搞定。”福建省德立渣土运输公司员工张扬辉登录网上办事大厅为公司工程车辆备案登记,整个过程只用了5分钟。
网上申请,自动审批,即时办结——这种网上交材料、后台机器批的智能“秒批”模式,又在刷新福州行政审批“马上就办”的新速度。
“秒批”关键在互通——行政审批“一张网”,政务数据互联共享。如今的福建,既有覆盖省市县乡村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又有省、市两级“1+10”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平台。共享平台累计发布居民身份证、机动车、婚姻、学籍等150多个常用数据服务接口和50多个部门定制接口,部门调用总次数达2.5亿多次,日均调用60万次。
科技助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引擎
▲3月6日,工人在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智能马桶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记者魏培全摄
走进福建省纺织龙头企业恒申集团的生产车间,机器人来回穿梭,鲜少见到纺织工人的身影。“整个生产线从投料、纺丝,到检测、包装全部实现自动化。”恒申集团总经理梅震说,依托“数字大脑”,集团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智能挖掘,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变得更高效、更轻盈。
在福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的智慧工厂里,5G+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施釉、成型、包装等马桶制造的全流程中。据工厂生产负责人洪新民介绍,整个生产线自动数控率超70%,年产能60万件马桶的生产线,所需工人仅300人左右,是传统生产线的一半。
传统产业不断加快的创新节奏,拓宽了实体经济的发展空间。据统计,当前福建省有超过4万家企业实现了“上云上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赋能”效果日益显现。
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福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和创业创新主战场。一组数据可见福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全省有13家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产值超过百亿元,7家企业入选了中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一批数字经济的千亿产业集群发展迅猛。
依托“数字福建”建设的厚实基础,众商云集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花落福州。参加人数超8000人次,200多家企业展示最新数字科技和成果应用,签约数字经济项目426个,总投资3316亿元……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一组组数据,凸显出峰会取得的累累硕果。
数据互联,开创智慧生活新未来
▲市民通过“e福州”App免押金借书。记者邹家骅摄
亮相于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e福州”App,今年已经3岁了。
作为福州城市移动服务总入口,如今的“e福州”已汇聚和融合了80余项公共服务、民生服务事项。“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看病买药、图书续借……这些日常大小事我都靠它。”近3年,“e福州”已深深融入市民纪小秋的日常生活。
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福建人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进入“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微信公众号,点击医院预约模块,依次选定医院、门诊科室、专家、就诊时间,提交确认……说句话的工夫,家住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村的陈女士便完成了网络预约挂号的全部流程。
依托全省统一的预约诊疗服务入口,福建整合接入全省98家医疗卫生机构。截至目前,全省90%的三级医院能提供精确到1小时以内的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83%的二级以上医院可提供网上预约服务。
在福建,群众可享用的“数字红利”远不止于此。推动形成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制作发放4269万张社会保障卡,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实现一卡就诊、一卡结算;发展智慧交通,全省重点营运车辆实现联网联控,智慧交通一卡支付实现全省所有地市互联互通……
各类智慧应用在民生领域的不断拓展,使福建人的“数字化生活”愈发便利。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