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从“数字中国”看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2019-05-10 15:1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阅读:{{ pvCount }}

  全球互联网革命进入下半场,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动能新动力,互联网将扮演什么角色?

  “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以此为主题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福州举行,为观察数字时代的中国提供了风向标。

  新华社记者在会场、展厅内外穿梭采访,聆听真知灼见,触摸科技力量,充分感受到数字中国强劲的时代脉动;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峰会所透露出的中国发展新信号、新亮点、新趋势。

5月6日,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上,观众在智慧城市综合治理沙盘前参观。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新信号催生新变革 

  峰会主会场内,巨大的蓝色地球仪引人注目。一个个数字0和1铺成地球上大陆的形状,象征着数字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放眼未来、顺应大势,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政府改革、经济发展、社会民生、人民生活深度融合,我国全面迈进数字化发展的新阶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日新月异的信息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历史性交汇,赋予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更加特殊的使命。

  今天的中国如何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把握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互联网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技术应用的领先优势和大市场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

  重中之重,突破核心技术——

  “清华数为大数据系统软件栈”、黑光超低照度全彩高清智能夜视成像系统、中国首款国产高性能x86微处理器(中国芯)、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计算机……63项自主可控核心技术亮相峰会,彰显我国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

  “数字中国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自主创新是确保数字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说,坚持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产学研相结合,我国技术创新完全可能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以人为本,坚持信息惠民便民利民——

  5月6日,大陆首个两岸家园数字身份公共服务平台在峰会期间正式上线,来自台湾新北的苏奕儒成为平台的首位认证台湾用户。

  充分运用数据科技手段,将数字身份二维码应用于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两岸居民政务办事、旅游住宿、交通出行等生活场景,公众即使忘带身份证,照样坐得了车、住得了酒店、办得成事……数字中国建设向着增进人民福祉的方向不断前行。

  峰会上,多个部委发布一系列信息化发展新政策——

  农业农村部将全面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优先覆盖贫困地区,力争到今年底实现全国50%的行政村基本全覆盖;

江西省南丰县益农信息社工作人员在收集农产品信息(2018年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推动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普遍提供线上服务、三级医院实现院内信息互通共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一名医生在“eICU”工作区通过视频实时监看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的患者情况,并与患者家属谈话(2018年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司法部将把“互联网+”全面应用于公共法律服务领域,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整体跨越“有没有”发展阶段,全力迈向 “好不好”新发展时期;

  国家航天局将加快建设遥感数据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大力推动遥感卫星数据应用,推动中国遥感卫星及服务走出去;

  ……

  一张张路径清晰的战略蓝图,一个个获得感满满的“政策红包”,让人们对数字中国的未来充满期待。

  新动能引领新发展 

  没有方向盘、驾驶位,也没有油门和刹车踏板,外形可爱的“阿波龙”自动驾驶小巴,在峰会期间吸引不少观众登车体验。

5月5日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拍摄的无人驾驶汽车。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辆由百度公司和金龙客车合作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利用车联网、人机交互技术,不仅能听懂乘客指令,还能看懂乘客手势,全面满足用户在娱乐、休闲、办公、亲子等场景下的需求。

  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悉数亮相,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行业新方向同台竞技……精彩纷呈的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从不同侧面勾画出数字时代的新面貌。

  纵览峰会,我国数字产业化的步伐更加有力。

  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突破,北斗实现全球服务,信息安全和工业软件产品成为主方向,信息技术服务加快云化发展……数字产业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透视峰会,我国产业数字化的前景更加广阔。

  农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生产端智慧农业与消费端农村电商成为发展农业、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工业互联网带动先试先行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领先,在消费零售、智慧物流、电子支付等领域不断突破……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已成为各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相互融合,奏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强音,为中国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网信办在峰会上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34.8%,数字经济正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数字经济,无处不在。

  站在城市的街头,从穿梭于街巷的快递小哥、送餐员背后的电商标识到无处不在的二维码,人们亲身体验数字浪潮带来的冲击与变化。

  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31.63万亿元,网络零售额超9万亿元。海量数据背后,是线上线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真切脉动。

  数字时代大潮奔涌,数字经济加速集聚。峰会期间,约1500名嘉宾汇聚一堂,共谋数字中国建设,共绘数字经济蓝图。

5月8日,工作人员在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向参观者介绍产品。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共识更加凝聚——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倍增器,可以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说,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推动制造业、消费等领域发生“数字蝶变”。

  方向更加清晰——

  “信息化是全球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最大变量,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将这个变量转化为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增量,将供给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上议事日程。”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

  底气更加充足——

  “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工业互联网领域,红红火火的产业发展,是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底气。”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为说。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

  作为数字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软件赋能数字经济 创新驱动数字中国”为主题的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总决赛同期举行。

  肝癌影像AI诊断、汉字书法多场景识别、混凝土泵车砼活塞故障预警……一项项赛题立足于解决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痛点、难点,让一批高水平的数字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新趋势点亮新未来 

  这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的时代——

  把脸对准屏幕,输入手机号,刷脸并点击确认付款。只用了约10秒时间,参加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嘉宾单志广就用“刷脸支付”买了杯饮料。

  “从刷卡支付,到扫码支付,再到刷脸支付,数字中国建设给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单志广说。

  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网上法院、远程诊断、无人巡检……展望未来,更多“意想不到”的应用场景将涌现。

5月8日,工作人员(左一)向参观者介绍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展上展出的应用于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诉讼材料数字加工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数字红利更加普惠的时代——

  峰会期间,福州市区古老的三坊七巷游人如织。一棵“区块链爱情树”,吸引了无数年轻男女的目光。

5月5日,在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将已扫码储存的许愿牌挂在“区块链爱情树”上。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扫码、拍照、留言、上传……借助区块链技术,这些爱情记录将被永久保存且不可篡改。

  “以前并不理解区块链是什么,直到这次我们把俩人的爱情宣言上传到爱情树上。”一位游客的话语,反映出类似区块链这样的“黑科技”,正从展台上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指尖货”和“掌上事”,数字红利触手可及。

  新的力量在积蓄,新的萌芽在生长。

  从人工智能到区块链,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数字技术的下一个风口将花落何处?

  业界人士认为,在消费级互联网发展成熟的当下,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数字技术新的增长点——门类齐备的工业基础、领先成熟的通信技术为工业互联网孕育基础,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又能进一步反哺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革新。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在支撑工业数字化转型、拓展工业数字经济空间的同时,还将与交通、能源、医疗、农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深度融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说。

  数字技术竞逐。

  “数字中国建设背后,是全球性的数字化浪潮,这股浪潮正在全球形成新一次技术革命。”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说,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数字技术的研究创新,将不断催生大数据、云服务、金融科技等新产业,中国数字经济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独行快,众行远。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国家,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能够到印尼参与数字化建设。”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在“数字经济·闽江夜话”活动上,向中国企业发出邀请。

  汇聚全球力量,共谋合作交流。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也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数字时代的共享机遇。(记者顾钱江、康淼、林晖、余俊杰、董建国、颜之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