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122024
蚂蚁集团:创造科技惠普大众的时代
你想体验“刷脸求职”的服务吗? 你见过提供行情分析、持仓诊断的金融管家吗? 你想拥有衣食住行的线上生活管家吗? …… 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体验区上,蚂蚁集团带来的多项支付宝最新AI应用让AI技术看得见、摸得着,让科技惠普不再是一纸空谈。 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人人可享 “附近三公里最便宜的充电桩在哪里?”“明天晚上福州到北京的航班有哪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车辆限行吗?”……在展区,面对市民朋友提出的这些问题,支付宝智能助理都一一作出回答。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款十分“聪明”的AI产品,它不仅“有脑有嘴能对话”,还“有手有脚能办事”。它可以围绕用户的吃、喝、行、游、办事、买票、娱乐等数十种生活场景,提供资讯并直接办事。无论是实时查询附近的充电宝、厕所、餐馆,还是订机票等,它都能真正为民解忧、办实事。 另一款金融管家“支小宝”也十分受欢迎。即使你是“金融小白”,也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获得高质量的行情分析、持仓诊断、资产配置和投教陪伴等个性化的服务。“目前支小宝已经服务了4300万用户,服务水平已经趋近于真人行业专家。”工作人员介绍。 “AI就医助理”则是支付宝利用AI大模型、数字人等技术打造的陪伴式医疗服务解决方案。“它为患者提供覆盖就医前、中、后服务。打个比方,假设我突然不舒服,但是不知道该去哪个医院挂哪个科室,就可以咨询它。在医院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取号看诊,它也可以提供导诊服务。在就医后还可以向它描述身体情况,它会提供是否需要复诊等建议。”工作人员说,患者可以直接通过对话的形式,获得关于用药助手、病情咨询、指标解读、科普知识相关的服务。此前,浙江卫健委已率先应用此方案推出全国首个数字健康人“安诊儿”。目前这一解决方案也已面向全国医院、医疗机构开放。 现场还展示了诸多AI创新产品和应用。能立即识别需求并且给出办事通道的政务客服“小赣事”、可以“刷脸”一键完成投递简历的“刷脸求职”……不管是日常的衣食住行,还是看病、投资等专业领域,支付宝通过安全可信的AI技术,链接了普通大众的人间烟火,让AI像扫码支付一样人人可享。 让数据价值的流动像自来水一样即开即用 “让数据价值的流动像自来水一样即开即用。”蚂蚁集团展位的墙上,这句话让人影响深刻。它就是蚂蚁集团近年来将数据要素技术广泛落地在农村金融、公共服务、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的真实写照。 例如,在农村普惠金融方面,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与网商银行、蚂蚁集团联合发起的“农户秒贷”服务,发挥双方在技术、数据方面的优势,基于隐语与星绽可信隐私计算技术栈,联合搭建金融风控模型,结合网商银行大山雀风控系统,发起农户秒贷服务。截至2024年5月初,超过600万种植户获得贷款额度,其中78.3%农户种植面积不到10亩,是以往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人群。 数据要素技术加速落地在不同的场景,产生可观产业价值。蚂蚁集团副总裁、首席安全技术官韦韬表示,面向未来,推动数据要素价值流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协力合作,共同构建新的技术服务生态和技术标准体系。为了确保数据要素流通合规、安全和高效,蚂蚁正积极参与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制定,包括数据离开运维域后的有效管控、对不同隐私计算技术进行通用安全分级,以及受控环境下的数据匿名化等,并积极推动产学研届共建与合作,助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一场展链接一座城 “一场展链接一座城”,蚂蚁集团还将AI技术延伸到展馆外,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可以尽情体验。 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福州市烟台山景区里,游客们围在一些AI装置前体验AI科技的乐趣。“对着它说话,就能帮你查完机票、定完酒店,还能直接点到咖啡,这种帮人办事的AI,还是挺方便的”。打卡了2024数字中国建设峰会“AI在烟台山”科技体验活动后,福州市民小宇(化名)被AI的便捷程度吸引。 在“萌了吧叽”打卡点,二次元表情包小程序亮相街道,它利用大模型技术,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照片生成一组二次元表情包,在现场体验“傻瓜式”制作表情包并且打印带走;在“支付宝时空照相馆”打卡点,借助AI技术“复原老照片,用特征融合技术把用户照与福建老建筑重新组合;在支付宝“AI红包小剧场”打卡点,观众可用一张照片,参演热门片段,生成的小视频还可以作为红包封面发给亲人或朋友,不用去横店AI让每个人都能过一把戏瘾…… 在街区旁边的福州高级中学,吴文俊人工智能一等奖获得者、蚂蚁集团AI专家张志强作为讲师,用三个人工智能故事为高一、高二的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的AI课,给学生们打开了AI可能性的一扇大门。乘着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东风,蚂蚁集团首次结合AI大模型能力,通过支付宝智能助理及背后链接的商家及服务生态,解决了用户除看展本身外的城市游玩等周边需求,让“AI在烟台山”大放异彩,让市民朋友爱上“AI”。 科技惠普,未来已至。像AI这样的顶尖技术不再不可捉摸,高深莫测,正走进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中,渗透进城市的各个角落。
-
26
112024
网龙数字产品、解决方案连续七年惊艳亮相数峰
通过积木沙盘和AR眼镜探寻红色记忆、在直播间与数字人聊天、坐上VR摩托车感受风驰电掣……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以下简称“数峰”)上,网龙网络公司(以下简称“网龙”)的大型积木交互沙盘、未来实验、VR摩托车竞速等项目,吸引众多公众前来体验。 据悉,这是网龙第七次以重要合作伙伴身份参与这场国家级数字盛会。今年,网龙首次展出教育主题积木交互沙盘,还通过集合EDA平台、未来实验、央馆虚拟实验、Rokid AR、区域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VR编辑器等数字教育产品,打造未来教育新空间。除此之外,网龙还展出了产教融合、福软职教出海、数字教育小镇虚幻中心、网龙天诺“IP+”运营、网影公司光影案例、数字党建学院等数字化解决方案。网龙副董事长梁念坚表示,此次展会,网龙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以“教育引领未来,共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从硬件、软件、整体解决方案等多维度为数字教育赋能。 现场体验区,网龙展区人潮涌动 红色主题积木交互沙盘首次展出 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 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网龙积极响应国家“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政策要求,联合福州数字党建学院,推出了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大型积木交互沙盘,用创新形式弘扬红色文化。 面对《古田会议》积木沙盘,观众戴上AR眼镜,就能“穿越”到那个年代,彼时开会的场景通过动画效果跃然眼前。从古田会议、飞夺泸定桥等五大红色主题重要场景,到《夜宿山寺》等三大古诗词场景,网龙使用了近百万个积木颗粒,耗费约7000个小时,借助极具创意和想象力的搭建,结合AI表演、VR、AR、柔性屏等交互体验,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重温长征路途的艰辛,沉浸式体会“手可摘星辰”的震撼。 网龙首次展出的教育主题积木交互沙盘 据介绍,这个教育主题积木交互沙盘是网龙面向未来教育空间,打造虚实结合玩学体验的一次全新尝试,也将成为未来博物馆、纪念馆展示相关内容的一大趋势,可以让公众和学生以全新视角和方式去理解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学习想象力和探索欲望。 网龙首次展出的教育主题积木交互沙盘 一直以来,网龙都倡导更有效果(Effective),更有效率(Efficient),更有体验感(Engaging)“3E教育”模式,并在数字教育小镇打造了全国首个STEAM教育主题室内科创研学基地玩学乐园,探索积木教育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更多可能。 搭积木在全球各地都很受欢迎,不仅可以用于国内教育,还可以用于对外文化传播、助力教育出海,这也是“用世界语言,讲中国故事”的一个好创意。目前,网龙规划了30多组作品在国外展览,首期展览考虑沙特阿拉伯,因为今年3月网龙与沙特阿拉伯达成了国家层面的战略合作。 网龙首次展出的教育主题积木交互沙盘吸引观众争相体验 除此之外,网龙还展出了面向未来的智慧教育服务机构——EDA平台,面向初、高中数理化学科的自主学习工具——未来实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导研制的、利用AI、VR赋能实验教学的工具——央馆虚拟实验、致力于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示范标杆的区域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解决方案……通过这些数字教育产品,网龙展现了在AI、VR、AR等技术赋能之下的未来教育无限可能,受到了展会现场专业人士、公众的广泛关注。 观众正在体验网龙此次参展的央馆虚拟实验项目 两岸青年电竞赛现场开赛 深入推动职教出海、产教融合 网龙展区现场,一场激烈的电竞比赛也吸引了不少现场观众的围观。据悉,网龙邀请了10位台湾籍学生与数字教育小镇象雄电竞俱乐部成员、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福软”)电竞战队成员在现场进行了一场电竞友谊赛,双方队员协同作战、默契配合,一系列精彩的团战令,让现场观众为之欢呼。 网龙把两岸青年电竞友谊赛搬到体验区现场 网龙展区两岸青年电竞赛吸引众多观众围观 近年来,电竞产业强势崛起,也成为各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而产教融合是电竞产业健康发展的路径之一。据悉,网龙入主办学的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首批开设电子竞技运营与管理专业的高校之一,依托网龙专业师资培养团队、先进的硬件水平,促进电竞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目前,福软已成为福建省电竞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数字教育小镇象雄电竞俱乐部则在2023年12月成立,迄今为止,已组织多场电竞系列赛及试训选拔活动,旨在为电竞领域培养更多人才、储备更多力量,为福建数字体育人才建设添砖加瓦。 不仅是电竞产业,网龙以数字教育小镇为依托,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推动教育与多个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专业共建、产业学院共建、虚拟实训基地搭建等方式,网龙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除此之外,还在数字教育小镇打造虚幻中心,面向全球元宇宙及数字文创产业,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借助产教融合,网龙搭建起面向全球的数字教育平台,与企业、高校、教育机构共同促进新兴产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 网龙还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以数据驱动的元宇宙职业技能生态系统方式,携手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网龙普天教育大力推进“职教出海”,设计出“职教出海综合解决方案”,方案涵盖了教学、教研、实训、竞赛、就业等多个方面。目前,网龙已经和泰国宣素那他皇家大学、泰国坦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泰国帕纳空皇家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瑞士工商酒店管理学院等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深入的合作伙伴关系。 网龙展出的VR摩托车竞速项目,是网龙“职教出海”项目打造的VR实训室设备之一 数字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激活数字产业澎湃“向新力” 作为福建数字教育领域龙头企业,网龙充分发挥自身的先进技术优势,持续探索“数字+IP”“数字+文旅”“数字+直播”“数字+党建”的更多可能性。此次数峰,网龙还展出了包括AI表演解决方案、VR编辑器、Rokid AR、网影公司光影案例、网龙天诺“IP+”运营解决方案、数字党建学院等项目,集中展现了数字人直播、数字光影、IP打造、党建元宇宙平台等多个数字化应用案例。 观众正在体验网龙展区的Rokid AR项目 鲜活的数字创新成果背后,是网龙向“新”求“质”,充分运用AI、AR、VR等前沿技术,激活产业澎湃“向新力”的具体体现。从游戏和教育出发,网龙以数字为名,在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上一直不遗余力,全方位赋能数字化的多元应用。 网龙副董事长梁念坚表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已经成为数字领域最权威、最高水准、最专业的开放共享合作平台和品牌盛会。作为福建省数字经济和数字教育的龙头企业,网龙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为培育教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福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16
102024
科大讯飞:以AI赋能数字经济建设
“端午节想打卡三坊七巷,可以帮助做一个旅游攻略吗?”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体验区的科大讯飞展位前,一位游客向面前的讯飞星火大模型V3.5发出提问,不一会它就作出了回答:“福州有三坊七巷、鼓岭、烟台山等景点,福州有肉燕、鱼丸……”围观群众发出阵阵惊呼。 自2018年以来,科大讯飞连续7年“满勤”参展。今年,如约而至的科大讯飞更是带来了前沿的数字技术和创新成果,首次展出讯飞星火大模型V3.5在城市、医疗、工业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吸引了众多科技迷的眼球。 沉浸式体验打卡 讯飞星火V3.5及多项AI核心产品亮相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的代表,科大讯飞备受关注,许多观众慕名前来打卡。 “为什么福州被称为‘榕城’?”“可以生成一段视频,介绍一下福州的文化吗?”面对十万个提问,能迅速给出专业、准确的回答;只需说出一句话,就能复刻定制你的声音;给出词句,就有AI书法机器人挥毫泼墨,还能在扇面上临摹真实书法名家作品……在6C11科大讯飞展台,240平方米兼具科技感和互动性的展陈空间,讯飞星火大模型V3.5,以及在AI+城市、AI+医疗、AI+企业数字化、AI+B2B行业、AI+教育、AI+运营商等领域的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参展观众纷纷来沉浸式体验打卡,零距离感受酷炫AI。 4月26日,讯飞星火V3.5上新了业界首个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大模型,不仅能够把各种信息来源的海量文本、图文资料、会议录音等进行快速学习,还能够在各种行业场景给出专业、准确回答,并首发星火图文识别大模型。 想要交一个提供满满情绪价值的AI朋友吗?科大讯飞进一步升级星火语音大模型,首发多情感超拟人合成,具备高兴、抱歉、安慰、撒娇、情绪等表达能力,推出一句话声音复刻功能,AI语音表现更加生动、真实。当你向它表达烦恼时,它会给倾听你的诉说,并给出相应的建议;当你感到孤独时,它不仅能觉察到你的情绪,还能给你安慰,堪称最佳朋友。 当前,讯飞星火大模型已融入城市、医疗、教育、金融、汽车、运营商、工业等各个领域,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实现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 在城市领域,依托通用的星火底层能力的数字政府大模型推出,面向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水利等领域的业务痛点,打造综合型智能系统,助力政府运行提质增效,发展新质生产力,激活城市数字发展潜能。 在医疗领域,讯飞晓医APP可以理解并回答全年龄段、全健康周期的健康咨询,并提供个性、科学、系统的健康方案。你可以随时向讯飞晓医APP提问,系统会根据问题内容,为用户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当身体不舒服时,讯飞晓医APP还会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在企业数字化领域,星火智能评标数字员工化身“AI评标员”,有了它的助力,评标专家在评标过程中平均需花费4小时完成评标工作,在人机辅助下,1小时就能完成评标。 对于企业,如何让大模型能深度应用到企业繁杂的任务当中助力办公高效智能,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诉求。在讯飞星火智能体平台上,基于讯飞星火大模型能力,可以科学地理解需求、合理地规划步骤、准确地完成工具调用,经过大模型对结果的整合,最终完成企业级任务执行。 在通信行业,科大讯飞还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5G新通话AI速记,可对商务人士通话记录自动生成智能摘要、待办生成,解决电话会议时听不清、记不住、记不全、跟不上等难题。 此外,科大讯飞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还带来了科大讯飞AI学习机现阶段入门至旗舰的六款产品,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翻译机、讯飞智能办公本等科大讯飞主流C端全套产品全面亮相,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布局民生刚需领域 深耕九年助力福建加“数”前进 如何让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科大讯飞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早在2015年,科大讯飞就开始陆续与福州市、三明市、平潭等多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用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家庭等民生刚需领域,助力福建加“数”前进。 在智慧教育领域,科大讯飞累计为福州一中、福州三中、厦门双十中学等福建省2000余所学校提供智慧教育应用服务,区域统筹的智慧教育项目落地沙县和建瓯,相关应用可帮助教师提升33%的备课效率、节约1.92个小时/天作业批改时间,帮助学生减少49.6%低效机械性、重复性作业;福州、厦门实施了中考英语人机对话考试,学生听说能力平均分提高幅度达18%。 在数字政府领域,科大讯飞打造阳光信访、数字信访,信访件识别准确率达到95%以上,平均办件时效提升30%,识别多渠道同人同事判重准确率达98%以上,信访件信息采集完整性准确性大幅提升;参与福建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建设,通话等待时长缩减30%,座席工单填写效率提升30%,智能回访类场景覆盖率100%,大幅减少人力资源投入。 在智慧医疗领域,智医助理在福州市台江区和南平市松溪县的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常态化应用,帮助250多名医生,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率从40%提升96%;智能语音随访系统在福建累计服务1023万人次,极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
28
052024
万物根生 引领智能世界——华为亮相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
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于5月24日至25日在福州举办,期间,华为以“万物根生 引领智能世界”为主题,携手产业各方伙伴共同呈现数字技术持续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要素流通、数字技术与经济、政务、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深度融合等多领域探索实践,以及数字包容、绿色低碳、安全可信等可持续发展理念。 架构创新 共建中国数字底座 眼下,AI技术的运用为市民的生活与社会运转提供了不少便利,而华为认为,AI还能更多地赋能千行万业。 2023年,华为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该模型采用完全的分层解耦设计,可以快速适配、快速满足行业的多变需求。如今,盘古大模型已在金融、金融制造、医药研发、煤矿、铁路等诸多行业发挥着巨大价值。 “当前正处在AI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希望通过架构创新,打造AI应用‘百花园’的‘黑土地’。”华为高级副总裁、中国地区部总裁曹既斌说,通过在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算力基础设施、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三大领域的创新,打造坚实的数据基础设施底座,加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技术创新 加速数字生产力发展 “数字化”是共识度最高、也是当前确定性最高的趋势,数字技术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两大关键基础能力。走进7号馆华为展区,映入眼帘的是中心区域的一棵数字生态大树,周边展示着华为在联接和计算两大数字技术关键基础领域持续创新,加速数字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案例。 在计算领域及终端产业,华为夯实面向通用计算的鲲鹏、面向智能计算的昇腾、面向万物互联的鸿蒙三个根技术生态,通过生态的发展,牵引、促进、带动计算和终端产业稳健发展。 记者了解到,自华为发布鲲鹏计算产业战略以来,构筑起繁荣的鲲鹏计算生态。至2023年,鲲鹏整机伙伴服务器出货占比已经超过95%,目前已经有5000多家企业一起孵化了超过15500个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在联接领域,华为与全球领先运营商和产业伙伴协同创新,面向个人、家庭、行业、交通等场景,以及低空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的需求,开启5G-A时代。此外,F5G-A和Net5.5G带来网络能力的巨大提升,也将触发千行百业释放更强大的数字生产力。 加速行业智能化 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在展区中,华为还展示了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包容以及绿色低碳等一系列创新探索及应用场景。 小手一挥,闽剧文化“触手可及”,随着方向移动,眼前呈现不同场景的特殊体验。在数字社会、文化等领域的河图KooMap体验区,市民戴上VR眼睛,感受数字孪生的独特魅力。 “华为云河图KooMap展点,展示的是数字孪生城市的应用,在城市,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可以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利用华为云河图KooMap,用户不仅可以实现空间导航,还能了解文化历史,甚至还能看到上空璀璨的烟花。 记者了解到,华为云河图KooMap是探寻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应用场景的具体案例之一,在福州三坊七巷,闽江之心茉莉大街等区域均有落地运营。同时,在峰会期间,通过华为云河图KooMap打造的“福元宇宙”研学平台也在严复故居正式对外运营。平台将严复的历史足迹、学术成果和精神内涵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数字化内容,使市民能够更直观、更生动地学习和了解严复先生的生平事迹。 此外,在数字政务展区,华为通过展示城市智能体、城市智能中枢、政务办公大模型、智慧应急、政企终端等,体现政务数字化服务千家万户、千行百业。 在数据要素展区,华为展示了数据要素流通解决方案参考架构,通过构建“1234N”平台体系,即1个数据底座、2个服务保障体系、3大数据价值链和4个业务管理平台,从而支撑千行百业的数据场景化应用,让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加速释放数据价值。 融合光储 推动“超充之城”建设 随着社会发展,低碳出行的意识被市民认可,而新能源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为低碳出行提供便利。在生态文明保护、绿色低碳等方向,华为展示了智能光伏、绿色数据中心、智能充电网络以及数字包容实践,其中智能充电网络的新一代全液冷超充系统受到广泛关注。 “运用华为超充、光伏、储能、电池智能检测技术,打造全液冷超充系统,部分车型可以实现‘充电一秒一公里’,有效缓解市民的‘补能焦虑’。”展区相关技术人员介绍道,全液冷模块相较于传统风冷散热,使用寿命更长,效率更高。同时,系统通过匹配不同车型,会智能匹配充电模块数量,并完成最佳的充电方案。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表示,高质量的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的动力保障,逐步成为交通流、能源流、信息流的关键融合节点。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汽车产业开启全面超充化,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井喷期,充电网络正在开启“超充新纪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福州已建成13座超级充电站,337把充电枪,累计提供服务近40万车次,实现极高的周转率,率先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城市超充圈”。其中,三角池小福超充站是福州“超充之城”的示范场站,全液冷超充终端的最大功率可达600kW,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共话数字经济发展,共创数字经济新时代 5月23日-24日,华为公司还同期举办了“2024华为产业数智创新生态大会”“城市AI+新质生产力高峰对话”“2024华为智能充电网络创新生态大会”等多场峰会论坛活动,邀请各界行业精英,共同见证了AI、云计算、智慧城市、智能充电网络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共谋数字产业的广阔未来。 接下来,华为将始终坚持开放、创新、合作精神,加速推进数字基础设施与数据资源体系建设,让数字技术与经济、政务、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加速社会及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之路。
-
16
012025
AI耗能困境并非无解之题
GPT-3一次训练的耗电量就达1287兆瓦时,能支撑3000辆特斯拉电动汽车共同开跑,每辆车跑20万英里。GPT-4一次训练所需的电能,若全部转化为热能,可将大约1000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加热到沸腾。小小AI,却是耗能巨头。随着技术的普及与应用,AI在加快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加速全球的能源消耗。AI耗能巨大的问题虽然严峻但并非无解。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各国和科技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 AI能耗一路狂飙 从全球范围来看,AI的能耗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发展不断增长。在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是2022年的3倍,而这一增幅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在爱尔兰,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超过该国所有城市家庭用电量的总和,占比约为21%。在中国,据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超过9500亿千瓦时,是2022年的3.5倍以上。如今,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从十年前的100亿瓦(GW)增加到1000亿瓦水平。显而易见,AI的能耗正在与日俱增,究其原因,还在于AI系统的设备运行等。 在硬件配备方面,高性能的硬件是AI消耗大量能源的原因之一。AI系统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需要执行大量的矩阵运算和浮点运算等计算密集型任务,这些都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机和图形处理器(GPU)的支持。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过程中,需要多个GPU持续不断运转,而一块GPU的能耗就远高于中央处理器(CPU)。例如,一块英伟达A100GPU的功耗为400瓦,GPT-3训练用到了1024块A100芯片,GPT-4更是攀升至25000块,这种型号的提升和数量的激增导致了能耗的显著增加。 在计算运行方面,超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超高复杂度的算法模型进一步加剧了AI对于能源的消耗。AI系统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来提取有用的特征和信息。训练一个大型的语言模型可能需要对数十亿甚至数万亿个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无论是训练数据还是实时输入数据,当数据规模庞大时,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随着AI模型的复杂化,所需的计算资源和内存在不断增加,同样所耗费的能源也在增加。 在设备维护方面,有效的冷却系统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也会消耗大量能源。高性能计算硬件在运行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使用冷却系统来保持硬件的稳定运行,而冷却系统的运行也会消耗能源。微软在美国的数据中心仅用于训练GPT-3模型就直接消耗了70万公升的清洁淡水来冷却系统。并且AI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旧设备的淘汰和处理带来一定的环境和能源负担的同时,新设备的制造和部署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不仅如此,AI技术的发展还伴随大量的碳排放和淡水消耗。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2132个数据中心的运作情况,发现自2018年以来,美国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已增长3倍。截至2024年8月,这些设施共排放了1.05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美碳排放总量的2.18%。 能耗难题有望破解 为了应对AI能耗量巨大的问题,一些大型的科技公司在考虑通过购买核电站来满足AI的胃口。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正在考虑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开发商签署电力购买协议。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AI能源需求紧张,但核心在于要加强AI技术的创新与优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监管,标本兼治解决AI能耗巨大的问题。 在技术的创新与优化方面,产业通过不断改进AI模型与算法,更新使用高效能硬件,优化数据中心设计。通过优化AI模型和算法,发展更高效智能的技术,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提高模型性能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据外媒报道,BitEnergy AI公司提出的新颖整数加法算法,能在保证计算结果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利用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定制AI芯片,相比传统CPU和GPU具有更高的能效。例如,英伟达的Tensor Core和谷歌的TPU设计出专为AI计算的芯片,它们提供了高效的矩阵乘法和卷积操作,从而降低了能耗;探索使用新型芯片,如量子芯片,以颠覆传统计算模式,实现更高的能效;采用液冷等高效冷却技术,减少数据中心用于散热的能耗。 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监管方面,国内外也在积极推动数据共享与治理、制定节能标准与法规等。欧盟通过“欧洲绿色协议”等政策推动AI领域的绿色转型,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AI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日本政府通过“Top Runner”制度推动AI产品能效的提升。美国政府也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并且要求数据中心从2025年起能效比不高于一定数值,并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逐年上调。 我国也在绿色低碳发展AI产业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柱,2021年,我国推出“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合理布局算力资源,将算力资源部署到能源成本较低、气候较凉爽的西部地区,以降低能耗。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了《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该计划提出了到2025年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具体目标。 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也在发力AI,加强绿色低碳能源建设。中国电信以零碳云为算力载体,推出绿色云电脑;打造“两弹一优”高标准AIDC示范基地,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值。中国移动全面推进“AI+”行动计划,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打造多元泛在、绿色低碳的智算集群。中国联通积极打造联通“双碳”云平台,在河北、新疆、宁夏等地积极推广蒸发冷却、新风、石墨烯等新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绿色化水平。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科技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AI正在逐渐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或许现在还未能解决AI带来的能源危机,但是这并不是无解之题。相信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优化、政策的牵引指导、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AI的开发利用会更加充分,AI对于电力等能源的消耗带来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记者 李瑞璐 那什)
-
16
012025
新人工智能模型可精确预测人体细胞基因表达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新的人工智能模型,经过大量数据的训练后,该模型能精确预测各种人体细胞内部的基因表达情况,将为生物和医学研究带来便利。 这个名为“通用表达转换器”(GET)的模型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实验验证,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以DNA形式储存的基因“蓝图”转录成为RNA形式的“抄本”,后者指导合成出蛋白质,执行具体的生理功能。参与转录调控的生物分子种类繁多,相互作用极为复杂,此前相关预测模型局限于几种特定的细胞,尤其是癌细胞,缺乏适用于人体多种细胞类型的通用工具。 研究人员根据转录调控机制的特点设计出机器学习模型,然后用来自1.3万个人体细胞的基因测序和表达数据对其进行训练。这些细胞涵盖213种人类胚胎细胞和成体细胞,都来自没有病变的正常人体组织。 就像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能根据大量语料总结出通用语法规则,GET模型也能从训练数据中总结出关于转录调控的“语法”,在此基础上能对其没有接触过的细胞类型进行基因表达预测。 该模型可用于揭示致病基因的作用机制,指导癌症和遗传疾病研究。例如某种儿童白血病的患者携带一个功能不明的变异基因,GET模型预测该基因会扰乱细胞中两种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数据证实了这一结论。 研究人员说,该模型还可用于探寻基因组中“暗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只占人类基因组的一小部分,占比达98%的非编码区域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其属性和功能目前难以捉摸。(记者 辛华)
-
16
012025
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看AI智能体发展风向
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近日举行。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的新应用、新解决方案是本届展会最大热点,AI智能体成为参展企业热议词汇。 科技界对智能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多方位的。总体来说,智能体是一种能够执行复杂任务并与人类进行自然交流的AI系统。智能体从多种渠道获取大量数据,能够通过复杂推理、规划来自主解决多步骤问题,确定工作策略并执行。智能体是新的数字劳动力,可以协助甚至代替人类完成不同任务或重复劳动。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将智能体列为2025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之一。业界专家认为,智能体是AI技术衍生的一种新业态,代表了生成式AI发展的下一波浪潮,有助于提高各行业生产力和运营效率。 本届CES上,智能体成为许多参展企业展板和介绍册上的热词,同时也登上CES官网及各大媒体热搜,相关标识在各展厅随处可见。 美国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CES主旨演讲中阐述了智能体发展蓝图:开发者可以借助视觉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等工具,构建、测试和运行能够分析大量视频和图像内容的智能体,并将其训练为不同专业领域的任务专家。 黄仁勋表示,智能体有望成为下一个机器人产业,很可能是一个市场体量巨大的机会。英伟达还推出一款名为Cosmos的世界基础模型,该模型能够生成逼真的虚拟现实场景,应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结合物理实体的智能体的开发。 展会上,功能各异的智能体闪亮登场:研究智能体能够轻松对大量繁杂文件进行分析、总结,比如企业财报、论文等,并生成交互式视频,方便使用者学习;视频分析智能体能够分析各类视频数据,比如交通流量、工厂监控、桥梁质量监测等数据,从中摘取核心信息,生成交互式报告,提供改进建议等;软件安全智能体能够帮助开发者持续扫描软件漏洞,提示采取应对措施;虚拟实验室智能体能够加速化合物设计和筛选,加快寻找潜在药物候选者的步伐;陪伴智能体拥有“长期记忆”,能够与使用者贴心聊天,理解和回应其情感需求。 各大展厅里,众多类型的消费电子产品也都有智能体加持:机器人、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智慧厨房、智能家居、医疗诊断……各类产品搭载的智能“小助手”在功能性和交互性等方面不断进化。 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体的核心是建立了一个新的AI入口,无论使用文字还是语音等输入方法,只要将相关要求输入这个端口,具体执行什么任务都可以重新改写。“智能体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将大大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和效率。” 智能体的发展也为企业开拓了更多创新空间,有助于形成更完善的AI产业链。孟樸认为,与往届相比,今年CES展会一大变化是AI在参展产品中“全面开花”,AI应用从概念到真正实现落地。“AI不再只是吸引观展者的概念,而是能看到更多的AI产品和应用,看到它们具体能实现什么功能。”
-
16
012025
“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数字化时代,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不仅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也要通过“人工智能+”在产业方面的强大技术渗透力和创新力,更好赋能未来产业,产生高质量发展效应。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集合,主要包括数字产业的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深海空天产业的无人飞行器、卫星互联网、深远海工程装备等,生物产业的基因诊疗、脑科学等,低碳产业的储能、碳捕获、碳存储等。未来产业不仅能更好满足人们现有需求,创造新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还可以提升新动力,引导经营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方向聚集,催生更多的新产品新业态,更能拓展新空间,通过前沿技术帮助人们不断突破认知极限和物理极限,增加新的发展机会和盈利空间。 当前,未来产业日益成为衡量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博弈的新赛道。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是我国顺应国际形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方式。 了解了什么是未来产业,那我们更要回答“人工智能+”为什么能够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催生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前沿技术领域,是对已有技术创新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颠覆性技术创新,从机械化、电气化到信息化发展,本质上都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解放,而人工智能则是对人类智力的解放。人类的创新潜能,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了飞跃,这种融合数据、算力、算法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进行产业化应用,也即“人工智能+产业”,必然引发产业形态变革,成为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未来产业。 另一方面,未来产业作为颠覆性技术产生的新兴产业,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究竟哪些产业具备未来产业特征、拥有持续发展能力,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人工智能的识别助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能力的超限拓展,及时准确地对海量产业数据、市场数据、研发数据进行分析,从供需角度、技术角度、风险角度精敏识别并预测产业发展前景,从而在不确定环境下从形形色色产业门类中筛选出真正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未来产业,为高效配置未来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就具体产业而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无不是“人工智能+”的引领杰作。类脑智能产业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场景,其以大脑的神经机制和认知行为机制为模仿对象,通过计算建模手段和软硬件协同实现模拟大脑功能器件的物理呈现,从而产生模拟人体感认知、决策、控制机理的类脑智能机器人产品,并通过类脑芯片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在自身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变革。量子信息产业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海量数据计算,而人工智能正是实现高效数据运算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网络产业必须发挥“人工智能+”的融合、开放功能,实现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等的产业化应用与发展。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各种未知环境,运用机器人提供导航和决策,依靠算法识别基因数据,采用实时数据分析预测电力需求并动态调整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周期等,引领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储能等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前沿技术突破,进而加速产业化的过程。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全球优势,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丰富的数据资源。拥抱人工智能,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大有可为的前提是形成应用合力。围绕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核心要素强化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带动未来产业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打造未来产业技术应用平台,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可控为前提,搭建政产学研用的开放创新合作网络,拓展技术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在未来产业发展中高效转化。 基础是打造联动格局。大力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领军企业,以集群式发展推动未来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提升链主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开展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上的引领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参与未来产业全产业链体系,扶持人工智能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其在未来产业技术识别、市场应用前景判断方面的优势,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促进未来产业领域大中小企业“人工智能+”的协同联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实现未来产业从技术端、产品端到消费端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还要注重强化发展效果。因地制宜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产业,依托产业特色统筹推进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加大对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构建系统多元、技术领先、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标准化体系和服务体系,强化赋能效果。(作者 蓝庆新 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
16
012025
AI耗能困境并非无解之题
GPT-3一次训练的耗电量就达1287兆瓦时,能支撑3000辆特斯拉电动汽车共同开跑,每辆车跑20万英里。GPT-4一次训练所需的电能,若全部转化为热能,可将大约1000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加热到沸腾。小小AI,却是耗能巨头。随着技术的普及与应用,AI在加快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在加速全球的能源消耗。AI耗能巨大的问题虽然严峻但并非无解。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各国和科技行业也在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 AI能耗一路狂飙 从全球范围来看,AI的能耗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发展不断增长。在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到2030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将是2022年的3倍,而这一增幅主要来自人工智能。在爱尔兰,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超过该国所有城市家庭用电量的总和,占比约为21%。在中国,据相关机构预测,2030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量将超过9500亿千瓦时,是2022年的3.5倍以上。如今,全球数据中心的耗电量已从十年前的100亿瓦(GW)增加到1000亿瓦水平。显而易见,AI的能耗正在与日俱增,究其原因,还在于AI系统的设备运行等。 在硬件配备方面,高性能的硬件是AI消耗大量能源的原因之一。AI系统特别是深度学习模型,需要执行大量的矩阵运算和浮点运算等计算密集型任务,这些都离不开高性能计算机和图形处理器(GPU)的支持。特别是在大模型训练过程中,需要多个GPU持续不断运转,而一块GPU的能耗就远高于中央处理器(CPU)。例如,一块英伟达A100GPU的功耗为400瓦,GPT-3训练用到了1024块A100芯片,GPT-4更是攀升至25000块,这种型号的提升和数量的激增导致了能耗的显著增加。 在计算运行方面,超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和超高复杂度的算法模型进一步加剧了AI对于能源的消耗。AI系统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来提取有用的特征和信息。训练一个大型的语言模型可能需要对数十亿甚至数万亿个文本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无论是训练数据还是实时输入数据,当数据规模庞大时,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随着AI模型的复杂化,所需的计算资源和内存在不断增加,同样所耗费的能源也在增加。 在设备维护方面,有效的冷却系统和设备的更新换代也会消耗大量能源。高性能计算硬件在运行应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使用冷却系统来保持硬件的稳定运行,而冷却系统的运行也会消耗能源。微软在美国的数据中心仅用于训练GPT-3模型就直接消耗了70万公升的清洁淡水来冷却系统。并且AI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旧设备的淘汰和处理带来一定的环境和能源负担的同时,新设备的制造和部署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不仅如此,AI技术的发展还伴随大量的碳排放和淡水消耗。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2132个数据中心的运作情况,发现自2018年以来,美国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已增长3倍。截至2024年8月,这些设施共排放了1.05亿吨二氧化碳,占全美碳排放总量的2.18%。 能耗难题有望破解 为了应对AI能耗量巨大的问题,一些大型的科技公司在考虑通过购买核电站来满足AI的胃口。根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谷歌正在考虑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开发商签署电力购买协议。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AI能源需求紧张,但核心在于要加强AI技术的创新与优化、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监管,标本兼治解决AI能耗巨大的问题。 在技术的创新与优化方面,产业通过不断改进AI模型与算法,更新使用高效能硬件,优化数据中心设计。通过优化AI模型和算法,发展更高效智能的技术,减少不必要的计算量,提高模型性能的同时减少能源消耗。据外媒报道,BitEnergy AI公司提出的新颖整数加法算法,能在保证计算结果的同时大幅降低能耗。利用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定制AI芯片,相比传统CPU和GPU具有更高的能效。例如,英伟达的Tensor Core和谷歌的TPU设计出专为AI计算的芯片,它们提供了高效的矩阵乘法和卷积操作,从而降低了能耗;探索使用新型芯片,如量子芯片,以颠覆传统计算模式,实现更高的能效;采用液冷等高效冷却技术,减少数据中心用于散热的能耗。 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与监管方面,国内外也在积极推动数据共享与治理、制定节能标准与法规等。欧盟通过“欧洲绿色协议”等政策推动AI领域的绿色转型,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AI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日本政府通过“Top Runner”制度推动AI产品能效的提升。美国政府也通过税收减免、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并且要求数据中心从2025年起能效比不高于一定数值,并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逐年上调。 我国也在绿色低碳发展AI产业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算力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柱,2021年,我国推出“东数西算”工程,推动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合理布局算力资源,将算力资源部署到能源成本较低、气候较凉爽的西部地区,以降低能耗。2024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了《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推动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该计划提出了到2025年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布局更加合理,整体上架率不低于60%,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至1.5以下,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年均增长10%等具体目标。 我国基础电信企业也在发力AI,加强绿色低碳能源建设。中国电信以零碳云为算力载体,推出绿色云电脑;打造“两弹一优”高标准AIDC示范基地,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值。中国移动全面推进“AI+”行动计划,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打造多元泛在、绿色低碳的智算集群。中国联通积极打造联通“双碳”云平台,在河北、新疆、宁夏等地积极推广蒸发冷却、新风、石墨烯等新技术,提高数据中心绿色化水平。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科技改变了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技术的推广与应用,AI正在逐渐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堵不如疏,疏不如引。或许现在还未能解决AI带来的能源危机,但是这并不是无解之题。相信未来,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优化、政策的牵引指导、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AI的开发利用会更加充分,AI对于电力等能源的消耗带来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记者 李瑞璐 那什)
-
16
012025
新人工智能模型可精确预测人体细胞基因表达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个新的人工智能模型,经过大量数据的训练后,该模型能精确预测各种人体细胞内部的基因表达情况,将为生物和医学研究带来便利。 这个名为“通用表达转换器”(GET)的模型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实验验证,论文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 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以DNA形式储存的基因“蓝图”转录成为RNA形式的“抄本”,后者指导合成出蛋白质,执行具体的生理功能。参与转录调控的生物分子种类繁多,相互作用极为复杂,此前相关预测模型局限于几种特定的细胞,尤其是癌细胞,缺乏适用于人体多种细胞类型的通用工具。 研究人员根据转录调控机制的特点设计出机器学习模型,然后用来自1.3万个人体细胞的基因测序和表达数据对其进行训练。这些细胞涵盖213种人类胚胎细胞和成体细胞,都来自没有病变的正常人体组织。 就像ChatGPT等人工智能工具能根据大量语料总结出通用语法规则,GET模型也能从训练数据中总结出关于转录调控的“语法”,在此基础上能对其没有接触过的细胞类型进行基因表达预测。 该模型可用于揭示致病基因的作用机制,指导癌症和遗传疾病研究。例如某种儿童白血病的患者携带一个功能不明的变异基因,GET模型预测该基因会扰乱细胞中两种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实验数据证实了这一结论。 研究人员说,该模型还可用于探寻基因组中“暗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编码基因序列只占人类基因组的一小部分,占比达98%的非编码区域就像宇宙中的暗物质一样,其属性和功能目前难以捉摸。(记者 辛华)
-
16
012025
在美国消费电子展上看AI智能体发展风向
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近日举行。人工智能(AI)技术驱动的新应用、新解决方案是本届展会最大热点,AI智能体成为参展企业热议词汇。 科技界对智能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是多方位的。总体来说,智能体是一种能够执行复杂任务并与人类进行自然交流的AI系统。智能体从多种渠道获取大量数据,能够通过复杂推理、规划来自主解决多步骤问题,确定工作策略并执行。智能体是新的数字劳动力,可以协助甚至代替人类完成不同任务或重复劳动。 美国高德纳咨询公司将智能体列为2025年十大战略性技术趋势之一。业界专家认为,智能体是AI技术衍生的一种新业态,代表了生成式AI发展的下一波浪潮,有助于提高各行业生产力和运营效率。 本届CES上,智能体成为许多参展企业展板和介绍册上的热词,同时也登上CES官网及各大媒体热搜,相关标识在各展厅随处可见。 美国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CES主旨演讲中阐述了智能体发展蓝图:开发者可以借助视觉语言模型、大语言模型等工具,构建、测试和运行能够分析大量视频和图像内容的智能体,并将其训练为不同专业领域的任务专家。 黄仁勋表示,智能体有望成为下一个机器人产业,很可能是一个市场体量巨大的机会。英伟达还推出一款名为Cosmos的世界基础模型,该模型能够生成逼真的虚拟现实场景,应用于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结合物理实体的智能体的开发。 展会上,功能各异的智能体闪亮登场:研究智能体能够轻松对大量繁杂文件进行分析、总结,比如企业财报、论文等,并生成交互式视频,方便使用者学习;视频分析智能体能够分析各类视频数据,比如交通流量、工厂监控、桥梁质量监测等数据,从中摘取核心信息,生成交互式报告,提供改进建议等;软件安全智能体能够帮助开发者持续扫描软件漏洞,提示采取应对措施;虚拟实验室智能体能够加速化合物设计和筛选,加快寻找潜在药物候选者的步伐;陪伴智能体拥有“长期记忆”,能够与使用者贴心聊天,理解和回应其情感需求。 各大展厅里,众多类型的消费电子产品也都有智能体加持:机器人、电动汽车和电动自行车、智慧厨房、智能家居、医疗诊断……各类产品搭载的智能“小助手”在功能性和交互性等方面不断进化。 美国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体的核心是建立了一个新的AI入口,无论使用文字还是语音等输入方法,只要将相关要求输入这个端口,具体执行什么任务都可以重新改写。“智能体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将大大提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和效率。” 智能体的发展也为企业开拓了更多创新空间,有助于形成更完善的AI产业链。孟樸认为,与往届相比,今年CES展会一大变化是AI在参展产品中“全面开花”,AI应用从概念到真正实现落地。“AI不再只是吸引观展者的概念,而是能看到更多的AI产品和应用,看到它们具体能实现什么功能。”
-
16
012025
“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数字化时代,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不仅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也要通过“人工智能+”在产业方面的强大技术渗透力和创新力,更好赋能未来产业,产生高质量发展效应。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集合,主要包括数字产业的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深海空天产业的无人飞行器、卫星互联网、深远海工程装备等,生物产业的基因诊疗、脑科学等,低碳产业的储能、碳捕获、碳存储等。未来产业不仅能更好满足人们现有需求,创造新应用场景和新消费需求,还可以提升新动力,引导经营主体向更先进的生产力方向聚集,催生更多的新产品新业态,更能拓展新空间,通过前沿技术帮助人们不断突破认知极限和物理极限,增加新的发展机会和盈利空间。 当前,未来产业日益成为衡量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博弈的新赛道。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是我国顺应国际形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方式。 了解了什么是未来产业,那我们更要回答“人工智能+”为什么能够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催生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前沿技术领域,是对已有技术创新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颠覆性技术创新,从机械化、电气化到信息化发展,本质上都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解放,而人工智能则是对人类智力的解放。人类的创新潜能,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了飞跃,这种融合数据、算力、算法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进行产业化应用,也即“人工智能+产业”,必然引发产业形态变革,成为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未来产业。 另一方面,未来产业作为颠覆性技术产生的新兴产业,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究竟哪些产业具备未来产业特征、拥有持续发展能力,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人工智能的识别助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能力的超限拓展,及时准确地对海量产业数据、市场数据、研发数据进行分析,从供需角度、技术角度、风险角度精敏识别并预测产业发展前景,从而在不确定环境下从形形色色产业门类中筛选出真正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未来产业,为高效配置未来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就具体产业而言,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储能等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无不是“人工智能+”的引领杰作。类脑智能产业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产业应用场景,其以大脑的神经机制和认知行为机制为模仿对象,通过计算建模手段和软硬件协同实现模拟大脑功能器件的物理呈现,从而产生模拟人体感认知、决策、控制机理的类脑智能机器人产品,并通过类脑芯片实现机器人控制系统,在自身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行业的变革。量子信息产业以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为代表,其产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海量数据计算,而人工智能正是实现高效数据运算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网络产业必须发挥“人工智能+”的融合、开放功能,实现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等的产业化应用与发展。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模拟和预测各种未知环境,运用机器人提供导航和决策,依靠算法识别基因数据,采用实时数据分析预测电力需求并动态调整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周期等,引领深海空天开发、基因技术、储能等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本质上是一个前沿技术突破,进而加速产业化的过程。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方面已具备一定全球优势,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和丰富的数据资源。拥抱人工智能,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 大有可为的前提是形成应用合力。围绕数据、算法和算力等核心要素强化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带动未来产业实现颠覆性技术创新。着力打造未来产业技术应用平台,以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自主可控为前提,搭建政产学研用的开放创新合作网络,拓展技术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在未来产业发展中高效转化。 基础是打造联动格局。大力培育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领军企业,以集群式发展推动未来产业链创新能力提升,着力提升链主企业在应用人工智能开展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上的引领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参与未来产业全产业链体系,扶持人工智能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其在未来产业技术识别、市场应用前景判断方面的优势,强化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促进未来产业领域大中小企业“人工智能+”的协同联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供需精准对接机制,实现未来产业从技术端、产品端到消费端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还要注重强化发展效果。因地制宜布局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产业,依托产业特色统筹推进国际创新中心建设。加大对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构建系统多元、技术领先、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标准化体系和服务体系,强化赋能效果。(作者 蓝庆新 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
张全文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百度AI技术市场部总经理
大模型和AIGC是近几年各个行业,特别是内容创作、艺术创作行业的热词。我们也观察到,AIGC的技术演进,是从具备理解能力开始,到具备创造能力进化。
-
张航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VR技术在国内很多年,也是起起伏伏。我们觉得这个技术现在慢慢突破了临界点,确实可以帮助线下的文旅场景。
-
万捷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
未来数字化是艺术教育、美学教育和我们生活离不开的一种艺术方式。
-
冯华骏
中国联通集团公司政企客户事业群高级副总裁(常务)
中国联通具备PB级超大规模数据治理、万亿级数据实时处理能力,首批通过数据治理DCMM5级认证,率先通过数据安全最高等级DSG三级认证,连续十年为文旅行业开展数据赋能。
-
苏森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根据我们对国内外文化大数据领域研究项目调研,我们发现全球的文化大数据资源已经大规模汇聚,数字化智能服务水平不断升级。
-
魏崇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技术对古籍进行采集、整理、挖掘、组织与呈现,是新时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体现。
-
景小勇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是一个有着70多年光荣历史和深厚积淀的国家艺术院团,是艺术生产的国家队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排头兵。
-
朱鸿文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故宫博物院目前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馆藏资源数据采集加工流程。故宫博物院持续加大藏品基础影像采集的力度,以每年7万到8万件的速度进行采集,目前藏品影像已超过92万件。
-
宋志刚
福建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福建省委会副主委,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院长
思明区在福建厦门,服务范围是84平方公里,涵盖98个社区,服务对象为107万居民,我们在设计智慧思明项目的时候,提出的服务理念就是“欲要思明,必先思民”。
-
张丹
人民网战略委员会委员、人民中科董事长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指导意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理念,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再提升、再升级,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唐永博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我汇报的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联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些部署和已经形成的一些核心能力,第二部分是AI服务数字政务的一些实践案例。
-
郭仁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
没有智慧城市的深化发展,就不可能有城市的全域数字化转型。反过来,没有城市的全域数字化转型,也不可能有智慧城市的发展。
-
李立功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数字经济的时代性,也指出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迫切性,我们中国电子从这一点看数字生产力的发展脉络。
-
李培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
业时代,我们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实际都是基于物理空间。现在,我们除了要基于物理空间,还要加上一个数字空间。
-
周小斌
中铝瑞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智能制造与信息中心主任
很荣幸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数字化转型在有色金属加工行业的一些应用,我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三个部分。
-
方金华
摩尔元数总裁
摩尔软件作为国内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通过这个模式来解决我们工业技术、软件技术和柔性应用这方面的一些深度融合。
-
熊非亚
深圳点链科技有限公司售前技术部总经理
欣旺达集团作为全球3C消费电池的第一名,大家每个人使用的3C消费电池的1/3都是由欣旺达集团来提供的。
-
林忠毅
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行业解决方案总经理
从整个宏观层面,数字经济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
孔德亮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在我看来,因为整个工业互联网深入发展、场景化发展,所有应用场景向工业核心业务拓展,带来了巨大的网络安全攻击风险。
-
魏代森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数字企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下面用比较简要的篇幅和大家分享一下,谈到了智能制造必然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应该说过去10年我们整个中国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徐甲甲
羚羊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现在进入了人工智能的第四浪潮,过去三次浪潮的时间基本上都在20年之隔,这次浪潮在10年之内发生了。
-
李研
中国联通物联网研究院院长
我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中国联通物联网以5G工厂为抓手,全面推进5G+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成果。
-
曾震宇
阿里云副总裁、行业解决方案研发总经理
对工业企业而言,在过去的一些年里,从机械化逐渐走向了自动化,非常多的客户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但还是面临非常多的挑战,对企业而言,数据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
李硕
百度副总裁
我只讲一个话题,就是最近非常热的大模型,同时我们来看一下大模型在我们整个制造业企业、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可能的结合点。
-
郭忠明
福建永荣控股集团有限公司CIO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能够向大家分享我们永荣控股集团在数字化转型方方面面的一些思考和实践,永荣控股集团是一家尼龙石化新材料为主业的民营企业,我们在中国500强里面目前是位列第350名。
-
李亮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IO
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跟各位领导分享一下福耀这几年在转型升级方面的一些工作,主要报告三个部分。
-
范济安
中国联通集团大数据首席科学家
在工业互联网当中实际上除去工业和网之外,还有一个关键词是互联,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互联的互操作性问题。
-
朱立锋
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们直接服务于广大的工业企业、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制造业面临很大的一些问题,我总结一下大概4个方面……
-
尹浩
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前我国产业链,特别是供应链从现代化角度或者韧性方面,我们认为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新的挑战。产业链现在由全球化再向区域化转变,供应链的韧性从全球视角来看是降低的。
-
梁宝俊
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我们与施耐德共建了5G零碳智能工厂,实现了九省26个工厂的多园区部署,5G+PLC进入柔性产线,产线的产能提升了12%。
-
鲁春丛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和汇聚的枢纽,日益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量。
-
瓦力·奥尔蒂斯
秘鲁生产部技术设备设计专家
秘鲁在数字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不均衡,造成了最大的数字鸿沟。
-
刘福根
韩国驻华使馆经济公使
数字技术不仅改变我们的成果,最终技术和产业发展还成为市场创新的基础。
-
付夏冰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全球数字化进程再次走上了快车道,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网络威胁正日益加剧,我们既要面对网络建设的复杂与难度,又要面对保证网络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
卢广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华为始终着眼于长期可持续发展,保持对研发的强力投入,是全球最大的专利全能公司之一。
-
刘勇
奇安信集团首席战略官、副总裁
当前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都希望数字经济能为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作出重要贡献。
-
米兰卡·斯托亚阔维奇
塞尔维亚共和国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
数字经济的合作是塞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数字经济的各领域都有合作的项目。
-
华培德
匈牙利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
时间和实践证明“数字丝绸之路”的创新和倡议对全球经济贸易合作至关重要,匈牙利是首个与中国就“一带一路”签署协议的欧洲国家。
-
王坚
拼多多党委书记、高级副总裁
依托技术创新,赋能网络生态治理。网络生态治理是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
张友国
科大讯飞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
人工智能技术在赋能网络安全领域大有可为,以智能语音、智能图像、自然语言理解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极大帮助解决传统网络安全治理的多个难题。
-
杨远熙
快手科技联合创始人、内容安全委员会主席
快手始终坚持普惠数字社区的定位,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在赋能就业创业、中小企业发展、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
-
郑俊芳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首席风险官
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激发创新、供需匹配、践行社会价值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